留学生项目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位教育动态 > 留学生项目动态
    2025级留学生赴中国证券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开展现场教学
    日期:2025-11-11

    10月31日,国际教育中心组织2025级留学生赴中国证券博物馆与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开展现场教学。通过沉浸式触摸上海的金融历史脉络与城市发展蓝图,深化留学生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认知,激发其“友华”的情感共鸣与实践思考。

    触摸金融改革脉络:从“制度密码”读懂中国发展逻辑

    在中国证券博物馆这座承载着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记忆的历史建筑里,留学生循着“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展陈线索,逐步解开中国金融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制度密码”。作为我国证券期货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博物馆,馆内中国第一家股票交易柜台复原场景、上海石化等企业早期H股证书等展品,让抽象的“政策驱动发展”变得可感可知。

    冈比亚留学生Ebou Cham在感言中提到:“中国资本市场能成长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关键在于强大的监管框架与技术支撑。这让我意识到,对于冈比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建立能吸引投资又守护公众利益的监管体系至关重要。”他的观察精准捕捉到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核心逻辑,也体现出“知华”后的实践思考。

    留学生的认知还延伸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层逻辑。纳米比亚留学生Amon Mutota注意到,博物馆特别展示了中国资本市场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化经济结构、支持实体经济”等方面的贡献:“这让我明白,中国的金融发展从不脱离实际,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这对理解中国经济奇迹很有启发。”

    更令人欣喜的是,不少留学生从中国金融历史中看到了本国与中国的共同价值理念。阿尔及利亚留学生Mohamed Fathi Benkhelifa在参观“铭记先辈贡献”的展区时,不禁联想到本国的独立斗争史:“中国珍视那些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英雄,这和阿尔及利亚人铭记独立先烈的情感相通。一个不忘根的国家,才能走得更远。”这种情感共鸣,正是“友华”理念的生动体现。

    微信图片_20251103094155_304_58

    解码城市规划智慧:从“上海样本”看见中国治理温度

    如果说证券博物馆展现了中国的“经济深度”,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则呈现出中国的“城市温度”。这座被喻为上海“城市之窗”与“城市客厅”的场馆,从1931年的“大上海计划”到2035年的“世界级全球城市”蓝图,从浦东“农田变金融枢纽”的奇迹到“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的未来构想,留学生们透过模型、影像与互动展项,读懂了“中国规划”的系统性与人文性。

    “这不是简单的建高楼,而是让城市更适合人生活。”阿尔及利亚留学生Hamza Bouabsa看到上海2035年生态规划展区时感慨,“展览里有未来地铁线、绿色空间的详细设计,甚至标注出‘地面层结构’,这让我意识到,上海的发展是‘有计划、可持续’的,而非盲目扩张。”

    这种“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也让塞拉利昂留学生Mariama Jalloh产生了强烈共鸣。她参观“浦东发展历程”展区时,被“从农田到全球金融中心”的对比震撼:“上海的规划不是‘纸上谈兵’,从想象到规划再到落地,我真心希望塞拉利昂能借鉴这样的发展视野,让我们的首都也能实现转型和蜕变。”

    留学生们的思考还延伸到“规划背后的金融逻辑”。卢旺达留学生Gaspard Nsengiyumva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特别关注了上海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效益分析与长期财政规划”:“上海的每一条地铁线、每一处商业街区,都有清晰的资金测算与回报预期,这体现了‘公共财务管理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对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很有借鉴意义。”

    马拉维留学生Enestina Mkandawire则直接将“上海经验”与本国发展目标挂钩:“上海2035规划的‘空间、时间、政策’三维框架,和马拉维‘2063愿景’(Malawi 2063)的思路相通。这次参观让我认识到,好的规划需要‘长远眼光’和‘政策协同’,我会把这些思考带回本国,为我们的战略落地贡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展馆内“全球游客留言墙”也成为“友华”情感的凝聚点。老挝留学生Khouanapha Sengdara在留言后发现,墙上满是世界各地的文字:“这让我意识到,上海的发展不仅是中国的成就,更吸引着全球的关注。能在这里留下自己的感受,我觉得自己已经成了‘上海故事’的一份子。”

    微信图片_20251103094152_302_58

    微信图片_20251103094125_288_58

    以行践知:让“知华友华”从认知走向行动

    此次现场教学,不仅让留学生“看见”中国,更让他们“理解”中国——理解中国金融改革的“制度韧性”,理解中国城市规划的“人文初心”,理解中国发展的“开放包容”。

    正如索马里留学生Siyad Mohamed Hussein所说:“我会把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分享给本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希望能为索马里的金融改革提供一点参考。”从认知、理解与认同,到借鉴与传播,2025级留学生的真诚感言印证了此次现场教学的成效。

    微信图片_20251103094150_301_58

    今年以来,为更好地落实院党委提出的强化留学生“知华友华”培养目标相关指示精神,国际教育中心以优化培养方案为抓手,以课堂教学、财经讲座以及现场教学等为载体,深入推动中国国情与文化认知在留学生教育中的深度融入,让更多留学生成为“中国故事的倾听者、理解者与传播者”,助力中外交流走深走实,为“知华、友华”理念落地注入务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