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国际会议中心,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我院2009年第一届论坛“世界经济危机与中国经济的发展”落下帷幕。近千名校友及各界友人从全国各地汇聚一堂,来聆听著名经济学家樊纲的精彩演讲。
夏院长致词
樊纲教授首先引用了经济波动曲线,介绍了兴奋期、触礁期、否认期、恐慌期、出清期、恢复期等六个阶段。他认为中国经济尚处于其中的出清期,即消化存货、重组过剩生产能力,这一过程将延续至2011年左右。演讲中,他着重强调了应该区分两种波动,一是金融危机,二是实体经济危机。前者已经见底,而实体经济的衰退还处在早期阶段,大规模的解雇和工厂倒闭还远远没有完成。他的基本判断是世界经济不景气至少三到四年的时间。
樊纲教授纵论经济全局
夏院长神情专注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深刻的危机?他同意大多数人的观点:监管不力。同时,他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过去几十年以美元为本位货币的制度。相对于二战后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布林顿森林体系,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元本位货币制度将美国的金融风险随着美元撒向全世界,导致“金融不对称”,结果就是美元不断贬值。如此种种导致在美国金融市场上面长期产生的风险越来越深。此次G20会议上,货币体系改革已经提上议程。
樊纲教授在演讲
校友专心听讲
具体就中国而言,樊纲教授认为,我国早在2007年之前就主动调整,加上金融体系发展水平较低,所以整体上经济比例关系比较正常。对于未来,他认为中国经济或许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调整。现在政府的宏观政策应该能够保住今年GDP8%左右的增长水平,他希望明年企业的投资有所恢复,政府保持投资,这样经济增长会更有保障。到2010年,出口也将开始恢复,和投资一起带动经济走出低谷。
从长远来看,他认为唯有解决财税体制、资源税、国企垄断性分红、中等收入阶层所得税过高、社保体制等问题才能解决中国储蓄过高、消费过低的根本问题。樊纲教授认为,此次危机给我们的教训就是回归实业。金融服务业确实重要,但是应该和实业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需要正视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努力发展制造业。
校友聚精会神
演讲结束后,樊纲教授还就各界广泛关注的信贷投放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校友提问
演讲结束后,校友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