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阵阵雷雨洗尽尘与土。6月27日,上海西郊,国家会计学院会议中心内,诸位金融投资界资深人士为广大校友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投资路线图。
夏大慰院长主持
在诸多政策刺激之下,经济复苏迹象日益明显,股市也历经半年多的上涨逼近3000点关口。另一方面,通胀预期日甚一日,出口疲软依旧,就业形势未见好转,这些对资本市场的持续好转构成了严重的不确定性。为此,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特别邀请了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所长陈晓升、上海银行副行长王世豪、原上投摩根投资总监吕俊以及华宝兴业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任志强出席圆桌会议,试图解答一二。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中国经济无远虑无近忧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先生在第一时间和大家分享了他们团队的宏观经济研究报告。他把经济增长放在人口增长、人口结构的视角下加以审视,并结合美国、日本、印度的实例,认为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及人口结构密切相关。我国的劳动力人口大约在2015年达到高峰,这预示着房地产上升周期也将持续到2015年,或者更远。而近期的房地产回暖将对整体经济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在出口遭受重创之后,国人寄希望于内需。但是李迅雷认为从劳动力要素禀赋来看,这只能是一厢情愿。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本存量少,城乡差距过大等等都指向了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而出口导向最大的意义在于解决就业。
根据国泰君安的研究,此番高额信贷政策下,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有望达到8万亿。但是种种迹象显示,只有较小比例真正流入实体经济,大量资金主要淤积在金融机构。结合采购经理人指数的回升和实际GDP的增长,他认为中国经济复苏之势已经确立,预计全年实际GDP增长率在7.8%左右。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历经3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将进入“中速时代”,与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日渐趋同。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所长陈晓升
下半年A股投资 掘金银行地产和新能源
自去年11月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长达7个月上涨,并开始冲击3000点。上还是下?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所长陈晓升先生认为下半年股指将冲高回落,区间在3150点至2250点。
他认为中国股市很好地反映了宏观经济的预期。三季度,全球流动性短期不会出现拐点,海外资本将增配中国。国内股市将借助海外资本的流入来对冲资金压力,直至外汇政策调控的来临。他认为,目前宏观经济数据以及盈利预测仍有上调空间。三季度后,基本面继续改善的预期将减弱,“保增长”或将转向“结构调整”。在下半年的A股投资中,他建议提前配置将受海外资本追逐的银行、地产以及AH股折价的保险股。战略层面上,可以配置消费品和新能源,这些将受益于政策预期。
上海银行副行长王世豪
美国中国个人 货币财富思维
上海银行副行长王世豪先生细数美国次贷危机的前因后果和中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并延伸到社会财富的分配、新思维的确立,把货币在此次危机中的角色分析得淋漓尽致。
他认为,美国自1980年以来的货币供应大幅增加造成高财务杠杆,进而引发次贷危机。对此,中国下调利率增加信贷投放,汇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利用巨额外汇储备助力央企进行海外并购,还出台了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政策。最后,他结合国际经济实例,总结了三个思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上海从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吕俊
与市场保持接触 捕捉局部性机会
作为明星基金经理,原上投摩根投资总监吕俊结合十余年的实战经历,总结出了磁性战术:保持接触,抓准时机,灵活进退。他认为,投资不应该建立在预测的基础上,还要尽量避免巨亏。他认为,作为抄底者保住利润的概率最高,即使不能逃顶,丰厚的利润也足以对冲下跌的损失。而最简单的抄底办法就是一直在市场上,与市场保持接触付出的代价远远小于顶部被套的代价。
就目前的市场而言,他认为充裕的流动性和经济复苏迹象的明朗构成对市场的支持,但结构性估值偏高、结构性通缩的现状也导致股指需要震荡来消化获利回吐的压力。基于国内外经济复苏的预期,他倾向于配置基本面相对稳固且受益于行业景气好转的行业,包括基础设施、房地产、节能环保、消费品等。
华宝兴业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任志强
国内外资本市场新形势孕育新机遇
华宝兴业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任志强先生详细梳理了自去年以来国内外资本市场的最新发展特征,并一一列举了国内投资者面临的新投资机遇。国际方面,在经历了投资恐慌之后,股市的行业结构中金融地产权重明显下降。随后,在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全球金融市场回稳,估值水平明显下降,不过也引发了通货膨胀的预期。
国内方面,股市逐步发挥经济晴雨表的功能,提前反映中国经济走势。机构投资者增加,国内外市场关联度增强。目前,流动性充裕和经济复苏推升股市,各行业表现各异。他认为,未来几年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现在是投资国际资本市场的大好时机,也是长期投资国内股市的好时机。而开放式基金、指数基金、创新型封闭式基金、QDII基金、基金专户理财等新投资工具也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余地。
演讲结束后,嘉宾们就影响股市的因素,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等一一回答了听众的提问。
听众在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