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天地之菁,助成大势 ——EMBA服务三期《全球供应链管理》小记
日期:2011-09-10
半亩方塘一鉴开
每次课程结束,总是期待着下一次课程的开始。
因为EMBA服务三期的同学们享受着每次同窗学习的快乐和日渐深厚的同学情谊。
每次四天的相聚,已经渐渐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念想,乃至一种皈依。
上海的八月,雨过天晴,带一份愉悦和期待,上海国家会计学院EMBA服务三期的同学们如约从四面八方赶来,聆听周永频老师的《全球供应链管理》课程。
周老师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目前在华盛顿大学商学院执教,在运营管理领域有很深的研究功底和学术造诣。
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交货周期越来越短,制造成本越压越低,这一切都对公司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挑战。从六西格玛到批量定制,再到精益生产,运营管理每一个进步都是管理科学发展史上的革命。
何谓牛鞭效应?如何缓解瓶颈?设置多少安全库存?厚厚的讲义载着沉甸甸地知识,轻描淡写的话语却能凝结成不易忘却的箴言。
在本次课程中,周老师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教学游戏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向EMBA服务三期的学员们介绍了运营管理对企业成功的重要意义,提供给学员们解决运营战略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帮助大家通过运用正确的运营战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周老师精心设计的沙盘游戏,让大家寓教于乐,不仅让学员们亲身体验了牛鞭效应的产生,进而深入理解了供应链管理和成本的协调问题;也让大家体会到了决策的艰难、学习的乐趣。
博众贤之长,助成大家!
博闻强志,虚怀若谷,共济世业!
《全球供应链管理》课程,永频先生蘸了一点墨汁,洇在了宣纸上。
于是,思想倏然绽放。
不畏浮云遮望眼
在无法准确预知未来的情况下,对于面临波动需求的企业对言,如何实现供需的匹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传递时,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这种现象被称为牛鞭效应。由于存在较长的订单提前期,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导致供应链上的供需不能同步匹配。
由MIT斯隆商学院开发的啤酒游戏形象揭示了这一现象。供应链上各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可能导致整条供应链上总的缺货或库存风险增大。如何在供应链全局范围内更好的配匹供需,使供应链整体的缺货成本和库存成本最小化呢?
1 牛鞭效应存在的问题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中普遍存在的需求波动传递增大现象,这种效应影响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库存、物流和运输的效率。
特别是对于生产商来说,在需求严重放大时,最后往往导致库存的严重积压,影响企业的运转,甚至威胁企业的生存。
消费者需求的稍稍改变,导致销售商对上游分销商订单量的增加,分销商根据自己的判断,接受了需求扩大的信息。需求信息从供应链下游传到上游制造商的加乘效应,导致厂商错误的判断消费者需求的巨大增加。这就必然导致各类投资者争先恐后的投资到热门产品中。过多的投资,使得市场供给的大幅增加,同时,社会资源也会集中于这些热门产品的生产,造成了各种资源的极大浪费。
2.减少牛鞭效应的措施
仔细分析啤酒游戏中存在的牛鞭效应,进而探究服务行业等其他供应链中更为具体广泛的牛鞭效应。
提前期的缩短能减轻牛鞭效应,而提前期的增长,则会增大牛鞭效应。这就需要供应链中的各成员考虑历史数据、定价、季节、促销和销售额等因素,从而提高预测的精确度,减少牛鞭效应。
2)实现信息共享是减小牛鞭效应有效措施之一。
必须与零售商和分销商保持顺畅的沟通,及时获取他们手中的各类有用信息。这就提出了实现信息共享的要求。供应链上的成员之间通过EDI来实现实时交流和共享信息,减少和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准确把握下游的实际需求。从而使自己掌握最真实的需求信息,控制适量的库存。
在啤酒游戏的供应链中,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和生产商个体的理性决策却导致了整个供应链的非理性。通过供应链上的业务集成,供应链上的各成员之间可以形成顺畅的业务流,这既能减少下游的需求变动,又能掌握上游的供货能力。通过实施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供需双方相互信任,共享信息,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理性。
供应链管理不是一个零和博弈,通过各方的协作可以带来供应链整体利益的上升,而参与方的目标一致则是进行协作的基础。
一片冰心在玉壶
汇天地之菁,助成大势!
百汇成川,渊思方略,止于至善!
《全球供应链管理》课程,为服务三期学员们的EMBA之途开启了一扇新的视窗。而如何走好这条运营管理之路,则需要每个人不断去感悟与探索。
啤酒游戏让人时而酣畅淋漓,时而犹豫难决;时而心有戚戚、时而提笔忘言。在对“供需匹配”这四个字的反复咀嚼中,闪回的是第一堂课的点点滴滴……
面对课后作业,大家温故知新。似乎忘却了很多,又好像想起了更多。落笔寥寥,但每一笔都包含着最深的记忆和最初的梦想……
退了潮的海水,却将闪亮的贝壳留给了沙滩。
铅华洗净后,这些管理箴言却更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