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所在位置: Home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绩效指标的选择与激励机制的设计——《绩效优化和激励设计》课程

日期:2012-07-23

“美国EXXON MOBIL 公司于上星期宣布破记录的盈余,2005年会计年度盈余总计361.3亿美元,较前一年度加增43%。打破全美国有史以来任何企业盈余的记录。能源业投资者对于最近数月破天荒的油价上涨所带来的爆利,应当是眉开眼笑。可是投资者在股市的获利和企业高级主管、经理人员分红相较之下,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成比例。这再次证明当今高级主管、经理、董监事的激励绩效分红制度的破产。”

“台湾民进党立委林树山上午在立法院总质询,点名台湾中钢董事长林文渊,身为官派官股的董事长,年薪已经很高,今年竟然还可以获得员工分红配股1500张中钢股票,市价高达4400万台币,还不用缴回国库,这样合理吗?

这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瑞商学院的黄钰昌教授在《绩效优化和激励设计》课程中抛出的两个案例,由此开始讨论如何设计绩效考核指标。在课上,黄教授提出:“高管获得如此多的高薪到底是运气贪婪还是努力的结果? 什么时候‘多’变成 ‘过多’和‘贪婪’。超高额的薪酬并不代表‘贪婪’,往往我们问错了问题,问题不在于高级主管董监事的报酬金额的大小,而是在于用以评估他们的绩效指标是如何选择”,黄教授继续解释:“超额报酬往往是因为所使用的绩效指标出了问题。换而言之,评价报酬是否适度的必要条件在于制定合适的绩效指标。以上述中钢为例,我们应该问的问题应当是林文渊先生的绩效指标为何?是会计盈利、股价、还是投资报酬率等指标? 假设林先生的绩效指标是会计盈利,那么自然而然,下一个问题是就钢铁业而言,会计盈利是否是一个合理的绩效指标? 换而言之盈利高低是否能反映出林先生的经营能力?台湾中钢公司盈利高时,中国的宝钢盈利是否也高? 盈利指标对钢铁业而言有多少是和‘运气’相关?”与此相关的几个问题包括:

1、如何定义绩效

什么样的指标才能适当地反应企业的绩效?不同的企业、部门应使用何种不同的指标?如下三个不同却是相似的问题:

1)如何选择绩效指标?

2)激励和绩效有何相似或相异之处 

3)激励和绩效奖金又是应如何分配?

2、绩效计量的目的为何:是激励还是绩效?激励和绩效有何不同

绩效指的是已实现、已经过去业绩的衡量和评估;激励指的是诱导、刺激、鼓励、奖励对未来业绩的提升。

从绩效激励和奖金制度设计的观点而言,我们的重点是在于绩效计量,还是在于激励机制?基本来讲,设计的重点是取决于企业经营竞争环境、企业战略和愿景。换言之,首先要问的问题是:到底企业价值的基本动因为何?设想有两个企业:假如在同一期间内所创造的价值相同,然而一个企业是已实现盈利,另一个企业来自市场未来的预期。很明显,市场对这两个企业如何创造价值有着相当不同的看法,并且这两个企业的经营策略也应当有相当大的差异,一个着重于盈余,另一个则着重于成长策略!。如此一来,这两个企业主管的报酬结构是否相似? 不尽然!

 当企业价值创造的诱因大部分来自于 ”已实现的业绩“,自然的,企业主管的绩效指标应以反映已实现的业绩为主。这一类型的企业着重于经营和管理已实现的绩效,包括盈余、收入、销售额等指标,换而言之,经理人员不能“画饼充饥”,他必须把饼“做出来”。什么样的企业是属于这一类型?包括:

§    成熟型的产业,成长有限,稳定的企业

§    企业年度盈余可以适度预期下期或未来的盈余

在这种状况之下以会计为基准的绩效指标应当是可行的。反之,当企业价值创造大部分来自市场预期的变化时,那么主管的绩效指标则应和市场预期变化挂钩,正面引导市场的预期是经理人员的主要职责之一,此时,激励成为重点,这一类型的特点是:

§    急速成长型产业

§    年度盈余不足以预期下期或未来的盈余

§    已实现盈余的变化仅仅占股价变化的一小部份

3、绩效,激励制度的设计要点

不论企业是着重于绩效,或是激励,制度设计的要点在于如何选择适当的指标、如何选择报酬指标。指标可以是会计或非会计的计量,例如预算、盈利率、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良品率。这些指标具体来讲可以分成三类:

1)投入型指标和产出型指标;

2)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

3)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

“这些指标的区别是什么、如何确定合适的指标”等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黄教授的课程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