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所在位置: Home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战略管理大师陈明哲教授侧记

日期:2012-11-27

初冬的上海,在雾霾几天之后,消停了。伴着淅沥滋润的小雨,陈明哲教授来到上海,为EMBA2012级A班的同学讲授《战略管理》课程。四天的学习过程中,陈教授循循善诱的讨论教学、画龙点睛的意涵说明、中西合璧的渊博学识,让班上每一位同学都沉浸其中。其细微之处更让每一位学员都体会到了战略管理大师的不同,几个侧面或许能让我们管窥一丝真昧。

我非说书人

“大家可能是来听书的,但我却非来说书的”,陈教授开篇的话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他用板书写的几个字详细解释了这一点:“教”,即讨论;“我”字是不会提的,班上只有“我们”,大家共同组成一个学习社群;“内容”是问题和思维过程。陈教授讲到,论语是记录孔子思想最重要的典籍,论语中记载的都是对话,他也将和学员们一起组成一个学习社群,在讨论中一起思考,一起学习战略管理。

企业家和商人有什么区别?

陈老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企业家和商人有什么区别吗?责任感与否、战略有否、是否有文化、是否只为赚钱与否……,商界精英们的回答无疑都直指本质,陈教授给了他的一个说明,企业家的“企”字是“人”字下面一个“止”,会意而言,就是企业家不能超越规则,不能为了利益而天不怕,地不怕,要知“止”,而商人为什么会有闽商、晋商、徽商等分别,主要由于这些群体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形成了规范,同样是知道“止”,所以才形成了令人尊敬的商人群体。

顺而问之,各位学员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来读EMBA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没有第一个问题,无疑,很多学员的答案无非是学习管理精髓、搭建发展平台而已。但当这个问题作为第二个问题提出来时,很多学员都沉默了,答案很一致,他们思考着更多的是来到这里,应该有更高的目标了,那就是不仅知“知”,而且要知“止”。

什么是战略?

这是在每个班级的课堂上,陈老师都会问的问题,不同的是,这次问题抛给了2012级A班的学员们,“战略是公司的目标”、“战略是体现企业的发展方向”、“战略是企业的目标和愿景”,很多学员讲出了很多关于对战略的理解,但对于到底什么是战略,依然缺乏一个明确的答案,而陈教授也没有要求给出一个规范的答案。他技巧地在讨论中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市场在随时发生着变化,一旦变化了,战略是否要发生变化呢?那战略还是战略吗?进而让各位学员逐步思考到了,战略管理的课程学习,重要的不是知道战略是什么、战略怎么执行、战略怎样变化,而是具有战略思维,这个才是企业和学员个人最重要的核心。

关于战略思维,陈教授则通过C3 E战略要素分析、钻石模型、AMC三力分析和文化、战略、执行三环链分析,结合经典的吉列剃须刀案例、罗根机场案例、亚洲运转枢纽等案例和学员进行了深入探讨,帮助学员建立起了动态竞争的战略思维框架。

周六晚上有时间吗?

陈教授宴请全班同学

例行的安排,教学第三天的晚上,陈教授准备了饭菜,席间与同学以水代酒,觥筹交错,所谈或许非学,所谈已超越所学。

课前的晨谈

教学第四天的早上,陈教授早早来到教室的门口,静候每一位有意愿和他交流的学员,并为每一位学员准备了茶点。EMBA2012级A班的学员来了好多,服务员为给同学们加凳子搬了一次又一次。

陈教授的一餐饭、一晨读,从金融六期到2012A班,坚持了3年,8个班,是所有授课老师中的唯一一位。

你最得意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陈老师在上课以后就提问给所有学员,不是回答给老师,回答给坐在旁边的同学,相互回答,并两两相互介绍,把对方介绍给全班师生。课程上到有些疲劳,放几个笑话,请几个同学两两介绍,是休息,更是更深层次的认识,不同的是,认识的不是知识,是相处多次课程,但依旧不熟悉的同学。陈老师这一提问,意在“人走群立”,即使他离开,班级的交流却加深了,建立班级学习交流的社群。

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什么?

每次上课,陈教授都会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家。让大家回味咀嚼课程中最有味道的地方,很多人的回答并非一致,但可能他回答的正是他所最关心的,一问一答,很多困惑在提问与回答中迎刃而解。

探讨

一位学员这样评价道:本课程富有启发,引导思维的张力和深度、广度,教学相长的方式,引人入胜。陈明哲教授的《战略管理》课程突破了很多学员的传统认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战略思维,让学员们不仅有对学识的感悟,厘清工作的思路,而且有深层次的同学交流和信念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