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1-22日,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为EMPAcc项目(高级财会人员专业会计硕士)班的学员作了题为“中国企业战略突围”的演讲。
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困境
郎咸平指出,中国企业正处在巨大的变革之中,所面临的困境是国企和民企在国际化持续深入过程中,隐藏着双双被淘汰的危险。他说: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是从过去计划经济的极左思维变成了低水平恶性重复浪费的恶性竞争的极右思维。任何企业多赚钱后很快就会有许多同质企业杀价竞争,最后都无法生存。自由经济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极度浪费和低水平的重复竞争,这种现象在包括江浙在内的很多省市比比皆是。
自由竞争的后果
他引用《美丽心灵》中约翰.纳什的博弈理论来阐述完全自由竞争的后果――把最好的淘汰掉。在舞会上有5对男女。如果这5个男士都想请其中最漂亮的那位女士跳舞,自由竞争的结果是,只有一位最优秀的男士会胜出,但当这4位失败的男士再去追求那4位女士时,她们会因为不是首选而拒绝。无序的自由竞争所造成的第一个恶果是资源浪费--成了一对毁了四对,这也是完全自由经济必然的结局。由于5个男士谁都没把握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就会私下勾结,制定潜规则,都不请最漂亮的女士跳舞。一旦有人打破潜规则,新一轮的你死我活的竞争立刻开始。朗教授认为:潜规则是自由竞争的第二个产物,会产生贪污腐败。自由竞争的第三个恶果,竟然是在潜规则的运作之下,最漂亮的女士反而没人邀舞。同样,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最好的企业如不跟地方势力达到某种默契,不搞贪污腐败则无法生存,反而首先会被淘汰。
法制化的游戏规则
郎咸平认为中国仅仅靠市场化民营化并不能解决中国目前的经济问题。他指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是依靠严刑峻法的经济体制,要求每经济个体都在法制化的游戏规则下运作,才不会发生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行为。只有在在严刑峻法的要求下的职业经理人,才会有坚强的信托责任的理念。没有法制化的游戏规则,改革的利益就只能是少部分人享有,高楼价、高医疗费用、高学费、高失业率这些改革的成本却要由社会大众承担。这是不公平的,也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主要原因。
做大做强的陷阱
中国企业都有着进入“世界企业500强”的梦想。但是做大做强背后,是及其危险的陷阱。郎咸平以中国上市公司同香港“四大天王”(新鸿基、恒基兆业、新世界、长江实业)的对比,来说明做大做强会产生难以控制的风险。中国上市公司平均资本负债比例是100%-300%之间,而香港的四大天王资本负债比例只有20%。如果经过一些大的市场冲击,譬如97-2002年的香港经济衰退,造成负债比例脱离行业平均,则这些企业必定会卖掉一些过去利用负债融资所取得的资产,把比例降到20%才达到了新的均衡点。同时,企业做大做强,必须保证一定的现金流。94年之后四大天王的现金比例占总资产保持在5%左右,94年之前是15%。国内上市公司则大多数只有1%的现金流比例。中国的民营企业由于本身的资本负债比例过高,现金流配置不合理,一旦碰到危机,资金链断裂可能连卖资产机会都没有就哄然倒台,德隆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例子。
认清行业本质 企业战略突围
郎咸平认为,近年来李宁运动产品在阿迪达斯,耐克、锐步等对手的冲击下节节败退,是因为它违反了行业本质,在迷惘中被竞争对手超越。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著名品牌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它联系了运动精神,从他们的代言人、口号、广告策略等无不提现了这一点。比如阿迪达斯“Noting is impossible!”代表了超越自我,永不服输的运动精神。而耐克“Just do it”则代表释放潜能。而李宁品牌的失败,则是盲目搞多元化,品牌性格模糊。在创办头12年里,李宁的宣传口号就换了8个,完全不能体现出品牌的特色,缺乏核心竞争力,无法将品牌和口号同运动精神联系起来,自然会失去市场。
郎咸平还提到一家在路易威登、古奇、范思哲等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的压力之下异军突起的西班牙服装品牌ZARA。ZARA成功的真正原因是认识到了服装行业的本质:尽量缩短“前导时间”,强调以最快的速度来响应市场的需求;采取“快速少量多款”的品牌管理模式,保证了与时尚同步,持续开发新款式,快速推出新产品,减少了存货风险和折扣促销的成本。2005年才第一次登上Interbrand发布的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的ZARA,2006年排名已经仅次于阿迪达斯,品牌价值达42.35亿美元。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将成为衡量现代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尽管处在国际化浪潮不断冲击,缺乏法制化的游戏规则,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如果企业能把握行业本质,在此基础上拟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在危机中寻找契机,即使所谓的“夕阳产业”也一样能获得成功。郎咸平说:“中国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