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主讲人:上海音乐学院 王勇 博士
时间:7月18日(周三)晚6:30-8:30
地点:一阶100人报告厅(2)
主讲人简介:
王勇 音乐学博士,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中国音乐史学会会员,上海市儿童基金会爱心大使。 上海市普陀区青联文教卫生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文广传媒集团 “ 星期广播音乐会 ”( 东广经典音乐频率与东视音乐频道 )与“ 王博士音乐坊 ” (东广音乐频率)主持人与策划人。
于1988 年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本科, 1993 年毕业留校任教。 2000 年在音乐学系随陈聆群教授攻读博士研究生, 2002 年通过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与德国国家学术交流委员会( DAAD )的考试,获得德国政府奖学金,作为中国第一位中德政府间联培博士,赴慕尼黑音乐学院随 Wolfgang Mastnak 教授继续攻读,
2004 年底回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任教。同时,也是沪上知名的主持人,于 1992 年起先后主持《时代立体声》、《音乐大词典》、《古典音乐沙龙》《微笑调频》等十余档广播电视音乐节目,还主持了《欢乐蹦蹦跳》、《从星开始》、《爱心放送》、《家庭演播室》、《激情方向盘》等多档综艺和谈话类节目,部分还获得过全国性奖项。
门德尔松
主讲:上海音乐学院 王勇博士
引子
• 和莫扎特一样,菲利克斯·门德尔松也是一位传奇般的音乐神童和英年早逝的音乐家
• 所不同的是,门德尔松的一生相比较莫扎特而言,是非常幸运的
(一)生平介绍——童年篇
• 家庭背景:
–出生于德国汉堡
–一个富裕而有音乐修养的犹太知识分子家庭
–祖父摩西·门德尔松是著名的哲学家
–父亲是一位有犹太血统的银行家
–母亲是普鲁士宫廷珠宝商的女儿
家世对门德尔松的影响
• 千金打造出的音乐家
–六岁时,父亲每周雇用一整个交响乐队在家中,供小门德尔松学习指挥
• 孟母三迁门德尔松版
–移居柏林
童年非凡的创作天赋
• 4岁 跟随母亲学习钢琴
• 9岁 首次登台演出
• 16岁 写作的《弦乐八重奏》堪称天才之作
• 17岁 创作了举世闻名《仲夏夜之梦》序曲
《仲夏夜之梦》序曲
• 1826年 17岁 钢琴四手联弹《仲夏夜之梦》序曲
–次年改变成管弦乐曲
–音乐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标题性音乐会序曲
• 1843年 《仲夏夜之梦》戏剧配乐
• 是门德尔松代表作
–曲调明快、欢乐
–是作者幸福生活、开朗情绪的写照
–著名的《婚礼进行曲》出自于此
全能和其超群的记忆力
• 听力是完美的,记忆力是全能的
–少年时就能背下全部贝多芬九首交响曲总谱
–听一遍曲子“过耳不忘”
• 母亲培养他成为人文主义者
• 学习各种知识
凡是他关注的事情
没有不大获成功的
门德尔松早年生活的高潮
• 巴赫的“铁杆粉丝”
• 19岁 准备和公演巴赫的《马太受难曲》
–有力地推动了巴赫音乐的复兴
(二)外国巡演阶段
• 1829年出发
• 旅行持续了整整三年
–去了意大利、法国、英国
• 结识了许多当时的音乐家和文学家
门德尔松与歌德的情缘
• 第一次见面在1821年
–为歌德演奏
–献上《b小调四重奏》
• 72岁高龄的歌德非常喜爱这位12岁的少年
–“每日的音乐课”
当时其他音乐家口中的门德尔松
• 柏辽兹
–“门德尔松实在太爱那些死人了”
• 舒曼
–门德尔松是完美的化身
• 李斯特
–羡慕他那高超的演奏技巧
第四交响曲"意大利"
• 1830年访问意大利,
邂逅柏辽兹
• 于1831-1833年创作
《”意大利”交响曲》
• 1833年5月13日首演,亲自指挥
• 采用了一些意大利民间素材
第一个使用指挥棒的指挥大师
• 门德尔松之前
–管弦乐队指挥一般都是由钢琴手或小提琴手担任
–不用指挥棒或挥动一卷乐谱
• 门德尔松
–第一个使用指挥棒的指挥家之一
–手势简洁、速度偏快
–坚持精确的节奏和顺畅的合奏
婚姻生活
• 与一名教士的女儿—塞希尔·让热诺结婚
• 构思创作了清唱剧《伊利亚》
–对英国音乐的影响
• 平淡但很幸福,从不对外张扬
门德尔松和他姐姐范妮的深厚感情
• 和他姐姐范妮的深厚感情
–每次出国期间总要给姐姐范妮写信
–最后一部作品《F小调弦乐四重奏》(op.80)为悼念去世的姐姐范妮而创作
• 得知了他亲爱的姐姐范妮突
然去世的噩耗时,自己也中风
• 1847年 11月4日,年仅38岁的门德尔松与世长辞
“一种可怕的沉寂传遍全城,就好像是国王驾崩了。”
(三)音乐特征
• 优美、雅致
• 洗练明晰的结构
• 近乎神圣
–被当成半个英国人看待
–《苏格兰交响曲》《赫布里底序曲》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 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
–本质上是英雄的、男性的
• 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
–本质上是优美的、女性的
• 如果把前者比喻为亚当,那么后者就是夏娃了。
以他名字命名的音乐学院
• 1843年 主持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
–莱比锡音乐学院
–培养了大批优秀音乐家
• 1964年 改名为门德尔松音乐学院
标题音乐《无词歌》是他的代表作
• 钢琴音乐中最流行的是小曲集《无词歌》
• 共49首
• “无词歌”这一体裁在浪漫主义时期方才产生,门德尔松是它的创始人
–试图用钢琴来表现歌唱性的旋律
《婚礼进行曲》
• 《婚礼进行曲》有两个版本
–一是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
–一个为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
• 西方传统
–新娘入场时要奏的是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
–新人步出教堂时要奏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