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上课日有上午下午两个部分,分别是企业的法律环境和IT技能辅导。由于两门课在七月还有下半部分,因此四月的课程暂时没有考试压力。学员们决定利用这个比较轻松的上课日,组织一次短途春游。
考虑到很多外地同学没有领略过江南水乡的风情,再者朱家角是上海周边比较有特色的景点,经过同学建议和班委讨论,最终春游的地点选在距学校不远的朱家角。
四月傍晚的天空瑰丽无比,夕阳西下时就像深蓝色的海洋上漂浮着一颗灿烂的宝石。灯火和大厦逐渐远去,前方渐渐出现了田野和池塘。城市和乡村,喧嚣和宁静,似乎不经意间就转换了。学员们说说笑笑,不久就来到了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情的朱家角。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每次来到江浙的小镇,总是感叹市场经济暴风骤雨般的把中国传统耕读生活连根拔起的同时,又虚构出一个又一个商业化的世外桃源。仿佛在那青石板上叫卖着的廉价的纪念品,勾心斗角的窗沿下不伦不类的爵士音乐就是南朝诗人们魂牵梦绕的江南。但是夜晚的朱家角同白天的朱家角自然又是不同了。拥有500多年历史的朱家角这时仿佛卸去了浓妆。没有了白天的游人如织,傍晚时分稀疏的行人却更加把这座江南小镇点缀的如一副清隽的山水图。小河上静静流淌着几叶小船,船工们少了左邀右揽的喝叱,悠闲的从这头漂到那头,各家店铺关掉了吵杂的流行乐,女人张罗着饭桌,男人则举起门板准备关张,远处小巷里传来老式收音机的越剧段子。走过这样的街道,学员们觉得,这才像是记忆中的江南啊。
在河边的窄桥小路上走上一回,学员们找到一家酒家坐下。点一壶黄酒,吃一点小菜。谈笑风生,不亦乐乎。
快乐的时光总是流逝的很快,转眼到了归时。学员们坐上大巴,看着暮色中的小镇逐渐远去,大家心里都觉得着的确是一次意义独特的水乡游。香港中文大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