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走近海派文化--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十里洋场的金曲欣赏
主讲人:上海音乐学院 艺术管理系副主任 王勇博士
时间: 6月28日(周二)晚7:00-9:00
地点: 一教200人报告厅
是一声声十里洋场的悠远声响
是一首首喜怒哀乐的市民小调
是一段段唤起了民众抗战的激昂旋律
是一曲曲向往美好生活的抒情吟唱
纷繁年华里的典雅与细腻
声音婉约地追忆似水流年
就在怀旧的时间空隙里
让你我触摸这座城市特有的嗓音
从音乐家黎锦晖1927年发表《毛毛雨》起,到1949年,前后二十余年,有八千余首称之“时代曲”的流行歌曲在上海诞生,算起来平均日产一首了,上海人凭她“奇异的智慧”,创造了世上的奇迹,使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流行歌曲重要发源地。这些优美动人的歌声曾缭绕在车水马龙、万家灯火的申城上空,“从小烟纸店那抹闪着蜜黄灯光的窗口到夜夜欢宵的舞厅歌坛”,曾经喧闹地装饰过一个繁华的时代,上海人曾见证了这流行乐坛上一代海派文化的辉煌。她余韵袅袅,其中不少优秀之作传唱至今,成为华人世界中永恒的“怀旧金曲”。周璇、姚莉、白光、王人美、白虹……将她们的声音抒写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
后世博时代,向世界展现中国?上海文化中独特的地方特色:上海老歌。
主讲人简介:
王勇博士
音乐学家,德国国家学术交流基金会(DAAD)学者;首位中德联培音乐学博士;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曙光学者”等称号,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多部专著,发表各类文论逾百万字。
上个世纪90年代起,对于老上海音乐文化研究颇为关注,花费十年时间,从八千余张三、四十年代的唱片中,编辑、整理、修复、出版了《上海老歌1931-1949》共20张CD,400首原人原唱,完成专著《上海老歌纵横谈》,主编了《上海老歌金曲100首》,是目前华人地区最有影响的老上海音乐文化研究学者之一。
他也是上海观众熟悉的一位节目主持人,近年主持《星期广播音乐会》、《王博士音乐坊》等知名古典音乐节目。2008年获得全国十佳音乐节目主持人奖。他致力于古典艺术的普及推广工作,在上海图书馆、东方讲坛、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上海音乐厅、深圳音乐厅举办各类系列音乐讲座逾百场。被誉为“主持人里最懂音乐,音乐人里最会主持”的上海普及高雅艺术的首席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