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目标是财报的全球可比性
来源:中国会计报 作者:于濛
“我们在财务报告(下称“财报”)方面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全球可比性。”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玛丽·巴斯教授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上海国家会计学院(SNAI)与香港中文大学(CUHK)联合举办的CFO论坛暨SNAI-CUHK 高级财会人员专业会计硕士(EMPAcc)项目十周年庆典上表示。她围绕财报的全球可比性,从什么是可比,为什么需要可比,如何实现可比以及什么时间可以实现可比性多个角度分享了她近期的研究成果。
如何实现可比性?
玛丽·巴斯说,可比性是指财报信息的质量特征使得使用者得以识别和理解项目之间的相似之处及不同点。如财报中的资产项、负债项包括收入等等这些都是可比较的方面。可比性使得财报的信息更有用处,不同实体之间类似的信息可以相比较,同一实体不同时间的信息也可以比较。
“在我们认识什么是可比性的同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可比性不是什么。可比性不是统一性。”她表示。
她举例说明,比如所有的建筑都要在30年当中折旧,最后的残值是10%,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统一性。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得到的数字都是一样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楼都能够用到30年,也不是每一栋楼最后都有10%的残值,所以采用以上会计方法实现的是统一性,而不是可比性。因为不同的楼之间是有不同点的,比如说他们怎么样使用,谁来使用,这个在财报当中都应该能够体现出来。
玛丽·巴斯说,谈到可比性就不能不提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对于IFRS来说,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有一套高质量的全球准则,可以通行于全球的资本市场。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可比性指日可待。
“我相信全球的准则是能够提升全球资本市场功能发挥的,这样一来,一方面是可以提高财报的可比性,另一方面信息质量也能提高。与此同时,还可以减少编制财报的成本,减少信息风险和资本的成本。必须所有的人都用同样一套的准则,才能够最终实现全球财务报告可比性的目标。”她强调说。
玛丽·巴斯认为,统一的准则是实现可比的必要条件,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条件,实际上,还有其他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计量方法与不同的可比性
在统一准则的背景下,同样的资产使用不同的计量方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玛丽·巴斯抛出了一个问题。
她举例说明,比如A和B各自用100万美元成本购买一套建筑设备,A将其列示为存货而B列示为固定资产。6个月后A和B仍然持有该设备,A将其作为存货持有,而B将其作为固定资产计折旧,该设备是可用的,单一制没有使用。A和B处置设备的时候都是有收益的。所以在这两种情况之下A收入减掉成本支出,B就是说净收益。
“结果不仅仅是金额不一样,而我们看到在整个财报当中的呈现方式也完全不一样。”她表示。
关键问题是两个似乎相同的资产如果使用的计量方法不同,从经济实质上看是否相同?不同方法计量的资产是否有不同的影响?如何在财报当中体现不同之处?
“之前大家都只是这样做,但却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在整个框架当中也没有给列出来到底什么样的资产能进行比较。”她指出了问题所在,在IFRS的第13项条款中,在金融工具当中只有现金流的概念,而对于你如何用金融资产、金融工具等方面的框架上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
统一准则下可比性显著提升
玛丽·巴斯告诉记者,在她与密西根大学的几位专家进行的研究中,他们关注以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数据是否具有可比性。我们的要求是原采用美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后,报告的可比性是否有所提高。不同公司之间或不同的时间上可比性是否不同。包括当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后,公司之间的会计系统和企业估值是否更具有可比性?自愿采用或者强制采用的公司是否不同,普遍法系或者法典法系的公司是否不同?法律执行力强/弱国家的公司是否不同?近年来采用的公司呢?盈余平滑,权责发生制计量和提供财务信息的及时性是增强财务信息可比性的来源吗?
据介绍,他们选取了27个国家中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企业,包括中国企业,而时间段则是从1995年到2006年。对比数据后,他们发现企业采用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后,财报的可比性显著提高。另外,他们还注意到,对于强制采用的IFRS且来自普通法系和法律执行力较高的国家和公司,其财报的可比性提高的水平更高。同时,近年来采用IFRS的公司的财报可比性也显著提高。
“既然已经明确了提高可比性的办法,那何时能够实现全球可比性?”玛丽·巴斯像许多人一样也怀揣着这个问题。
她分析说,当下,已经有许多国家开始采用现行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且在实施和执行层面上的一致性也再逐步提升。现在,很多国家都已经成为了IFRS大家庭中的一员,但美国仍是最大的“钉子户”。所以说在使用相同的会计准则,以保持财务报告可比性方面有了很多的进展,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去做,也需要作为的企业真正的能够落实所有的标准和准则。
“必要的第一步,就是大家都采用同样的准则,不是说表面看上去一样,而是真正地一样。任何不一致的地方都有可能关上全球最终实现可比性的这扇大门。所有国家、所有实体,都必须要应用统一的准则。另外,还要保证准则中的有关要求也能够实现可比性。”玛丽·巴斯坦言。
资产不同使用方法能够改变它的经济实质吗?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计量方法?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计量方法?投资者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财报应该对这些信息加以表述吗?以上诸多问题都有待解决,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各国达成共识,才能够向准则标准修订的方向迈进。
在玛丽·巴斯看来,前景是光明的,但最终实现全球可比性仍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