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晚,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三教。来自EMPAcc十三期、第二期国有大中型企事业总会计师素质提升班、中注协金融审计培训等班级的七十余位学员在仔细聆听老师的讲座。他们从业数十年,可谓经验老道、功力深厚。但这次EMPAcc沙龙为他们描绘了一副追根溯源、跨越国界的会计线路图。讲台前侃侃而谈的是江百灵副教授,他用十对核心关系,追问会计向何处去。他的不断提问,让沙龙变成了一场脑力风暴。
国际趋同:国际化还是国家化?趋同,仍然是我们的最佳选择吗?2011年7月份,IASB新任主席汉斯在北京演讲时说:“如果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区别很小的话,为什么我们不通过合作来消除这最后的一点点差异呢?我建议用纳尔•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踏出第一步时所说的话:这对于中国来讲,将是一小步,但对于世界来讲,将是一大步。”江博士认为,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必然要求我国会计准则融入国际化的洪流之中。
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还是决策相关?2010年9月,IASB与FASB共同完成了会计概念框架项目第一阶段,即关于财务报告的目标和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容。决策有用观成为了IASB的唯一基本目标。而中国准则的目标中更加强调受托责任观。对中国而言,进一步明确准则的基本目标已成为紧迫的任务。因为会计准则的目标是财务报表的设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及准则制订的出发点。
信息质量:相关性还是可靠性?IASB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已经删除可靠性(reliability)的字眼。关于可靠性,IASB在概念框架中描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财务报告基于估计、判断和模型而非精确描述(exact depictions)。而中国基本准则规定:“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可靠性普遍被认为是第一重要的要求。中国需要跟随IASB更新中国会计准则的目标吗?在中国的环境下放松对可靠性的要求是否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逻辑起点:资产负债表还是利润表?它们体现了不同报表的逻辑关系。在资产负债表观下,先编制资产负债表,再据此编制利润表,利润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附属产物,利润表科目主要反映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变动额。这一理念与人们通常习惯的利润表观是完全不同的。中国这些年房地产价格上涨多倍,如果企业仍按几十年前的房产价格以成本在账面反映并作为折旧摊销的依据,确实大大降低了会计作息的决策有用性。江博士问到,可否参照国际准则,允许企业对固定资产等采用重估价值计量,这是资产负债观的要求,值得中国准则制订部门考虑。
基调风格:谨慎还是中立?2010年9月IASB与FASB共同完成的会计概念框架项目第一阶段中却取消了谨慎性要求,中立性(neutrality)成为了相关性基本要求的特征。比如,企业销售一批产品10 000元,估计客户有60%的概率无能力付款。在现行准则下,无法确认这笔收入。但根据IASB《客户合同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这笔销售收入就可能现时以10 000元×40%=4000元的金额确认。试想,如果一家企业对大量的客户都依据此原则(中立性)来会计处理,会计信息是否更能如实反映企业的实际从而更加有用呢?答案不言自明。
计量属性:历史成本还是公允价值?2008年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一度被指为罪魁祸首。2011年5月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IFRS13)。一般认为,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相联系,历史成本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联系。公允价值能够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如实反映的特征,扩大公允价值的应用是大势所趋。
准则制订:原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对中国而言,是否应借鉴IASB和美国FASB的做法,采用原则导向或目标导向制订中国的会计准则呢?如果采用原则导向,没有了明确的界限,会计人员按规处理的“规”在哪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与客户意见不一时据理力争的“理”又在哪里呢?我们应该充分预计实务中可能遭遇的困难。
决策依据:合并报表还是个别报表?实践中有三种做法:个别报表,合并报表,孰低原则。理论上来看,以合并报表数据为基础较为合理,因为合并报表数据更具经济意义;但以合并报表数据为基础在实务中缺乏法律依据,因为只有个别报表的主体才具有法律地位;按孰低原则符合会计上的谨慎原则。江博士说,实务中的数据应取自合并报表还是个别报表呢?我们期待出台逻辑一致的指南,改变实务中各行其是的做法。
关注重点:抑制操纵还是体现价值?2011年初,IASB与FASB共同发布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讨论稿中对报表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对附注的要求也大大优化,其核心理念即为提升财务报表的有用性。对中国而言,应该欢迎还是反对?这取决于我们的战略眼光。
学科主流: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一直以来,财务会计在会计学科中居于主流地位,管理会计很难与之抗争。目前似乎出现了融合的趋势:未来的财务会计将向外部提供越来越多的内部信息,这也是IASB与FASB财务报表改革的一个指导思想。2011年初IASB与FASB共同发布《财务报表列报》讨论稿,拟对目前的财务报表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值得广大会计人员关注。
江百灵博士此次沙龙的主要内容曾以《十大会计理念辨析》为题发表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13院刊上。不少听课的学员反馈说,已经把本文复印下来仔细研读,此次亲耳听到作者的讲解,受益匪浅。(文:曹巧波;摄影:傅秋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