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槐) 从1996年开始,从事财务相关工作近二十年,从成本会计、内部核算到专项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再到独当一面的财务总监、集团财务副总,虞斌在华谊集团的这条道路上一直行走。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财务人伴随企业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成长,从入门到不断地“打怪练级“、最终成为一名有建树的财务管理者大boss。
壮大自己才能不断升级
初见虞斌,高偏廋,淡色的夹克,温暖的笑容,清亮而又自信的声音,让人觉得舒服和实在。很好奇是什么秘密武器让这位财务界前辈能取得现在的成绩,由最基层的财务科员到销售额近700亿大集团的财务副总经理。“钻进去、跳出来、多想和多问”,这是他留个我的答案。
从上海财大毕业后,虞斌进入上海胶带股份有限公司。如同众多的职场新人一样,在这样一个大国企里,虞斌也迷茫过。但他没有让自己在过多的担忧中度过,“在看不清楚未来的时候,就先扎扎实实地做好眼前的工作,不断用量的积累来壮大自己”。卖力地工作,努力地使自己的知识与实际工作对接。入职不久,虞斌就对原有的内部考核制度提出了新想法,并着手建立新的工资和绩效挂钩考核制度。
领导也注意到了这位年轻人。“入了领导的眼,这便是我的机遇。”虞斌颇有感触。有了领导的注意,就好比练级的路上有了师父带,升起级来自然快很多。进入公司一年后,虞斌便赴重庆参与并购重庆中南橡胶厂项目,并兼任财务负责人,成为一枚“小boss“。由于受到上司的赏识,职业生涯的开端变得顺利,也为他之后被调入华谊集团埋下了伏笔。
2005年,虞斌进入华谊集团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先任副总经理,后任财务总监,升级变为“中级 boss“。企业发展公司主要是对华谊集团内部的各类企业进行综合调整、资产清理、业务重组和拓展,可以说是集团底下企业的设计院和救火队。虞斌的工作由之前处理标准化问题到处理非标准化的问题。他调侃说当时自己的主要职责就是“杀人、关厂、买垃圾”:对于集团底下由于经营不善或资不抵债等原因需要调整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对员工进行安置;进行剩余资产的处理。
面对这样一个繁杂的摊子,虞斌明白这个怪不好打,要做好企业整改工作自己必须先把他们的门道摸清楚。此时的工作,仅仅利用原有的财务知识和办法已经无法应对了,虞斌需要不断地补充管理和业务知识。
2010年,虞斌再次升任华谊集团公司财务部副总经理。2015年8月,他又被调入集团财务公司,全面负责财务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工作。随着平台的扩大,业务类型的变化,他对“大财务”的体会越来越深。他的工作也远远超出了传统财务的范畴,唯一不变的是不断地学习、壮大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决问题,将挑战变成升级路上的经验值。”
谈到财务工作,虞斌认为业务见地对一个财务人员的发展来说是决定性的,会计就如驾驶,是一项技能,但不能以此为职业。从电算化到ERP每一次财务手段的革新,如果财务人员自身素质跟不上的话,那将是一场浩劫,就如电梯工一样随着技术的进步终将被淘汰。虞斌时常提醒自己,不断跳出传统财务,接触新业务,扩展新的知识,做出新尝试。华谊集团的发展也要求他必须如此。集团先后推进资金集中化管理和成立财务公司,现正在筹备财务共享中心;融资形式也不断多样化,企业上市、可转债、美元公募债、集团整体上市相继进行。客观的企业发展也倒逼着财务人员需要不断提高和拓宽知识层面,仅仅只管好账本就是合格财务人员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公司还是上市好
华谊集团公司底下有三家上市公司:双钱股份、三爱富、氯碱化工,并通过双钱股份定增实现了集团整体资产的上市。尽管我国的股市发展了有20多年,依然被很多人视为赌场,与实体企业没有必然联系,股价与企业的经营好坏无关。作为一个老的华谊人,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来看,虞斌认为上市能促进公司的发展,资本市场监督能更好地改进公司的经营管理,“公司还是上市好”。
首先,上市能促进公司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在日常的工作中,集团底下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形成了鲜明直观的对比,上市公司提交的报告清晰准确,能让管理层放心地使用。
其次, 上市直接融资对于公司经营来说是无形的推动力。证券的公开交易倒逼着公司必须用实际行动向股东和债权人来证明自身的实力。在活跃的市场中,上市公司如果不作为,针对公司的舆论压力和负面信息就会自动出现。资本市场的压力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就好比一根鞭子,不断鞭笞着上市公司这匹马儿不断向前。而市场的无所不在的监督又给这匹驰骋的马儿套上了缰绳,让它拉着马车走得平稳,不至于因为无秩序而翻车。
当然,上市对于公司来说也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作为上市公司就必须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这会给企业集团内部统一管理带来一些掣肘。比如,为了资金的高效利用,集团要求对内部资金进行统一管理,但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资金由公众股东所有,上市公司的资金如何合理地由集团统一调配管理,便是考验管理者智慧的地方。华谊集团通过与上市公司共同建立财务公司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有,像很多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借款的问题,这一般被认为是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但这可能是在公司上市前存在的历史问题而非大股东故意拖欠,通过虞斌的谈话我了解这些问题现实中的另一种可能。
做一个能忍能藏的多面手
行至今年,虞斌的职业生涯也刚好过半,回顾自己走过的近二十年的职业道路,他一直很感激会计,会计带给了他一个定量的概念。
市场依然缺少高层次的复合财务人才。虞斌也鼓励我们年轻的财务人,先得成为一个多面手,不要自我限制产生思维定式。工作中需要多想多问,师傅很重要,不能一味的闭门造车;要敢扛不怕摔,多开动脑筋去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因为年轻人有时间去尝试,不要害怕犯一些错误。还有,新人要能忍能藏,工作不顺心要忍得住,遇到困难和不被配合的地方我们要坚持和包容得来;工作顺利时,我们要有一个正确态度来面对取得的成绩。归根到底,本本分分做好事情是必备的素质,不努力必然没有结果,如老话所说“机遇青睐于有准备的头脑,不准备,你连抓住机遇的资格都没有”。
学在SNAI
谈起在上国会学习的日子,虞斌感触颇深。在EMPAcc课程学习的知识既有启发性的一面又有实用性的一面,十分受用。
如单喆慜老师的企业估值课程,就让他深有体会。企业价值的评估着眼于未来,这要求企业必须早作打算,华谊集团自身便吃过这样的亏。由于历史原因,集团内部有一些划拨的土地之前存在未明确产权的情况,在需要做资产评估时,这些问题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就犹如“千年虫”一般,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不要为自己之后的发展埋下“暗雷“,否则埋雷容易排雷难。
EMPAcc的课程中,班里的同学来自于五湖四海,不同专业不同背景,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常常会有意外的收获,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不经意间就有可能得到一个点子或受到启发。所以在虞斌看来,在这里学习成绩并不是他最看重的东西,知识的沉淀、启发性的案例讨论这些才是他最大的收获。
采访将结束之时,虞斌动情的对我说,他羡慕我们,不只是羡慕我们年轻,更是羡慕我们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时间匆匆,虞斌走出采访室准备去教室上下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