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党支部(教师党支部)携手EMPAcc25期两个班学生党支部,共同踏上了一段追寻红色记忆、传承初心使命的旅程——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这不仅是一次对党的历史的深刻回顾,更是对当前贯彻党的八项规定精神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
穿越时空的对话 感悟初心之源
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前,EMPAcc项目的师生们身着朴素,脸上洋溢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敬仰。队伍里,既有来自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教师代表,也有EMPAcc25期的学生党员。他们身着素装、佩戴党徽,以“轻车简从”方式抵达了这片承载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初心的神圣之地。
在纪念馆内,师生们被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文物深深吸引。他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观看纪录片《开天辟地大事记》,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背景和艰辛历程。从镇馆之宝《共产党宣言》的珍贵版本,到毛泽东、董必武等13名代表在嘉兴南湖游船上继续举行大会的动人故事,每一件展品、每一幅画面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师生们纷纷拍照留念,记录下这份珍贵的记忆,更在心中种下了不忘初心的种子。
重温入党誓词 坚定信念之基
在鲜红的党旗前,师生们庄重地重温了入党誓词。那一刻,铮铮誓言在纪念馆内回响,不仅是对党的忠诚和热爱,更是对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当誓言从口中说出,一位教师党员眼中闪烁着泪光,她激动地说:“每次重温入党誓词,都能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这个充满诱惑和挑战的时代,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坚守信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努力。”这份信念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师生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他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勇往直前。
践行八项规定 传承优良作风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参观活动不仅是一次红色之旅,更是一次对党的八项规定精神的生动实践。师生们从简节约,以“轻装”替代“盛装”,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或拼车出行,积极推行“无纸化参访”“自带水杯倡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深刻内涵。这一做法不仅展现了EMPAcc项目师生们良好的道德风貌和节俭意识,更为当前正在开展的贯彻党的八项规定精神主题教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活动中,我看到老师们以身作则,带头践行这些规定,他们没有因为活动的特殊性而搞特殊化,始终保持着朴素、务实的作风。同学们也积极响应,没有铺张浪费,没有追求形式上的排场。这种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实际行动,让我深受触动。党的八项规定精神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它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现在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和方式上。作为学生党员,我们要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仅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更要在未来的工作中,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以实际行动传承党的优良作风。” EMPAcc25期博益班一位学生党员深有感触地说。
EMPAcc项目 中外合作办学的新典范
作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EMPAcc不仅承载着培养国际化高端财会人才的重任,更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此次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活动,不仅加深了师生们对党的历史和文化的了解,更激发了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的决心和信心。
EMPAcc25期博雅班一位学生党员兴奋地分享道:“在EMPAcc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国际前沿的财会知识和理念,拓宽了自己的国际视野。而这次红色教育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和魂。我们要将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相结合,将专业知识与红色精神相融合,努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又心怀家国的高端财会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以初心之笔 绘就时代答卷
这场穿越时空的追寻,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堂生动的作风建设实践课。当EMPAcc项目的师生们在党旗下重温誓词时,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红色教育不是“打卡任务”,而是“精神补钙”;八项规定不是“条文约束”,而是“行动自觉”。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正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立德树人的源头活水,为中外合作办学领域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红色教育2.0方案”。相信在红色精神的引领下,EMPAcc项目的师生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