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下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合作EMPAcc项目联合学院陆家嘴学习社成功举办2025年首场主题活动。活动特邀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研部郑功博士,围绕《中企出海:贸易战、科技竞争与中国(企业)的应变之道》展开深度解析,系统梳理中美战略博弈背景下中国和中国企业的破局路径。这场兼具战略视野与实践指导价值的专题分享,为参会者呈现了一幅中国企业全球化征程的“战略导航图”,吸引了近30位学院校友积极参与。
欢迎致辞:搭建高端对话平台,赋能校友成长
活动伊始,学院陆家嘴学习社社长夏明亮校友发表欢迎致辞。他指出,陆家嘴学习社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的精英交流平台,通过汇聚学院校友、行业专家,促进资源共享与智慧碰撞。此次活动聚焦中美博弈背景下的企业出海战略,正是响应校友需求、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校友互动:破冰交流,构建合作网络
欢迎致辞后,活动进入参会者自我介绍环节。大家依次分享了自己的就读项目、所在公司、所属行业,以及此次参与活动的期待。有的校友来自法律界,专注于跨境投资合规;有的则深耕制造业,寻求海外产能布局的新机遇;还有校友从事金融投资,希望洞察全球化背景下的资产配置策略。通过这一环节,参会者迅速打破了陌生感,为后续的深入交流奠定了基础。
为进一步深化互动,促进资源对接与合作,活动特别设置了“面对面建群”环节。现场气氛热烈,不少校友主动添加好友,进一步探讨合作可能性。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拓宽了校友的交流渠道,更为未来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埋下了伏笔。
贸易战2.0升级:从关税战到规则重构
在热烈的互动氛围中,郑功博士登台演讲。郑博士开篇即点明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演变。从特朗普1.0时代发起的1.0版贸易战和超级“301调查”到拜登政府启动的“新三样”贸易战,再到特朗普2.0的“对等关税战”,贸易战已从单边加税升级为系统性规则博弈和科技围剿。他援引数据揭示:特朗普至今对华加征关税最高已达243%,扣除双方谈判而暂停执行的部分,平均关税也已达50%以上。这将导致美国普通家庭的年均支出大幅攀升。然而,即便如此,中国制造的烤面包机、烟花等商品在美国市场的渗透率依然高达99%以上。
《纽约时报》的可视化报道更直观显示,美国普通家庭对中国制造的依赖远超想象——从服装到电子产品到日用消费品,中国商品已深度嵌入美国民生。郑博士指出,若强行脱钩,最终买单者将是美国消费者。这种“离不开又打不断”的矛盾,折射出全球产业链的深度纠缠。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正通过“小院高墙”策略构建技术封锁圈。郑博士解析拜登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时指出,美国已将中国定位为“唯一具备重塑国际秩序能力”的竞争对手,并启动四大战略举措:投资国内技术、强化同盟关系、加强军事威慑、构建排他性联盟并重塑国际经贸规则。从芯片联盟到关键矿产协议,从印太经济框架到对华投资限制清单,美国正试图将中国排除在全球科技与产业链核心圈之外。
实体清单与投资限制:中企突围的“三重门”
面对美国“实体清单”与“在华投资限制”的组合拳,郑博士提出中国企业需直面三大挑战:
技术封锁:美国通过“近岸外包”、“友岸外包”、“在岸研发”重构供应链,中国高科技企业面临核心技术断供和产业流失风险。
市场准入:“中国在美实体清单”和“美国对华投资限制清单”已覆盖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所有高科技领域,中企海内外投资并购受阻。
规则重构:从数据安全到碳排放标准,美国正在制定新一代贸易规则,中国需警惕“规则陷阱”。
破局之道: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塑造”
在郑博士看来,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需实现三大转型:
战略层面:从“产品出海”升级为“产业链出海”。他以岚桥集团达尔文港租约可能遭美资强行收购为例,提示中企需建立全球资源整合能力,通过股权多元化、本地化运营降低地缘风险。
技术层面:从“技术跟随”转向“技术输出”和“标准制定”。郑博士强调,中国需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抢占规则制定权,例如通过“一带一路”推动数字货币跨境支付标准输出,推动产业链走出去,推动在地技术和产业升级等等。
规则层面: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参与”。他建议企业深入研究RCEP、CPTPP等区域协定,利用规则对冲美国单边主义,利用融合对冲美国脱钩与“去风险”,同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合作,构建“反封锁联盟”。
全球博弈新范式:合作共赢才是终极解药
讲座尾声,郑博士指出,中国对全球南方国家的投资已覆盖基建、农业、制造业、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全产业链,全球南方国家成为中国抵御美国战略脱钩和战略围堵的重要防火墙,南方国家和中国的全方位合作和支持不断加强。这种“责任共担、幸福共享”的模式,恰与美国“小院高墙”形成鲜明对比。
这场思想碰撞为参会者带来深刻启示:在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战略资源之战交织的当下,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唯有以创新为矛、以规则为盾、以合作为桥,方能在百年变局中开辟新局。正如郑博士所言:“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对抗的硬度,而在于共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