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启三讲大学堂 · 2025年6月
2025年6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EMPAcc项目25期“E启三讲大学堂”如期举办。两位行业精英的分享犹如两束强光,穿透企业管理的表象,直击核心痛点与战略高点。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法证审计经理金艳同学通过《白领舞弊和企业内部调查》的案例剖析,揭开了企业内部风险防控的暗战。
杭州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区财务总监王芬同学以《爱尔眼科战略介绍和部分眼病科普》为题,展现了全球化眼科帝国的战略蓝图。两场跨越法务与医疗的智慧碰撞,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防黑”与“追光”的双重启示。
暗流涌动:白领舞弊的“冰山”与“暗网”
金艳同学的分享以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开场:2023年腾讯反舞弊调查部查处70余起高压线案件,120余人被解聘;字节跳动2024年辞退353人,其中39人移送司法机关。这些数字背后,是企业资产流失的“黑洞”——根据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ACFE)研究,资产挪用占比超85%,而财务报表舞弊单案损失中位数高达80万美元。
更值得警惕的是舞弊行为的“隐蔽性”。某电商企业员工通过虚构供应商、伪造合同,三年间侵占资金超2000万元;某制造业高管利用境外账户转移资产,直到审计发现海外子公司财务异常才暴露。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传统内控体系在“智能化舞弊”面前正逐渐失效。
金艳同学强调,破解舞弊困局需构建“三位一体”防控体系:
技术赋能: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生物识别技术,实现异常交易的实时监测与预警。例如,某企业成功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精准识别出虚假报销单据中的语义矛盾,有效防范了内部欺诈风险。
文化筑基:建立“零容忍”举报机制,腾讯案例中47%的舞弊案件由员工举报揭发。
法律震慑:明确行为红线,如字节跳动将“恶意损害公司利益”纳入通报范围,形成心理威慑。
光明之路:眼科帝国的“全球化密码”
与舞弊的“暗战”形成鲜明对比,王芬同学描绘的爱尔眼科战略图景堪称“光明事业”的典范。这家全球规模最大的眼科医疗集团,凭借“分级连锁”模式构建起覆盖亚、美、欧的医疗服务网络,年门诊量突破2069万人次,手术量达149万台次。其成功秘诀可归纳为三大战略支点:
技术驱动的创新生态:爱尔眼科每年将营收的3%投入研发,在屈光手术、白内障治疗等领域形成技术壁垒。其“全球专家智库”汇聚了300余名国际顶尖眼科专家,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实现技术下沉。例如,某县级医院通过5G+AI技术,成功完成一例复杂视网膜手术,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9.2%。
人才与公益的“双轮驱动”:企业推出“眼科人才计划”,未来十年将投入100亿元用于人才培养,目前医生及视光师总数已超1.3万人。同时,通过“光明公益行”等项目,累计为贫困患者实施免费手术超100万例,品牌美誉度提升37%。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平衡术:在海外,爱尔眼科采取“轻资产+技术输出”模式,通过收购当地优质诊所快速切入市场;在国内,则以“1+8+N”战略构建医疗网络,即1家世界级中心、8家国家级中心、N家区域医院,实现医疗资源的精准配置。
双镜鉴照:企业管理的“攻守道”与“暗网”
两场分享看似领域迥异,实则暗含管理哲学的统一性:
风险防控的“攻守平衡”:正如眼科手术需要“显微镜下的精准”与“战略视野的广阔”,企业管理既要建立舞弊防控的“防火墙”,也要布局战略发展的“新高地”。
文化与制度的“双向赋能”:腾讯的举报文化与爱尔眼科的人才战略,均印证了“制度管人、文化育人”的治理逻辑。
技术与人性的“双重驱动”:AI审计工具与5G远程手术,本质都是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的结合。
对于企业领导者而言,这两场分享的启示在于: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中,唯有以“防舞弊的敏锐”守住底线,以“追光明的勇气”开拓疆域,方能穿越周期,基业长青。正如爱尔眼科的使命所言:“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这何尝不是所有企业应有的格局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