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上海汉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得”)迎来了一批特殊访客——港中大-上国会EMPAcc项目30名师生。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企业参访,而是《会计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课程的实践序幕,为接下来四天的深度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国内财务团队只有14人,BPO支持8人,要管理全球近万名员工的财务流程。”汉得内审总监兼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负责人贾晓蕊女士的开场白,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从三人创业到上市公司
故事要从1996年讲起。当时,来自北大和清华的三位年轻人在中环租下一间办公室,创办了汉得。最初,他们只是国外软件巨头的“搬运工”,代理SAP和Oracle产品。
“我们最早就是帮客户上线和实施系统,没有自己的产品。”贾总坦言。转机出现在2006年,团队发现国内企业不需要那么昂贵复杂的系统,于是开发了自主产品MAS系统,性价比极高,很快打开市场。
随着2011年A股上市,2016年融资9亿多元进行统一产品研发,汉得逐步建立起完全自主的产品矩阵:汇联易、融智汇、燕千云......一个个产品从事业部成长为独立子公司,甚至计划单独上市。
财务团队的“不可能任务”
随着公司快速发展,财务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员分散全球、项目复杂多样、多子公司多国家多语言运营......
“财务部门既要做‘警察’负责核算监控,又要做‘店小二’提供财务服务。”贾总的比喻生动形象。
最让人吃惊的是,如此庞大的企业集团,中国国内财务团队总共22人要处理全球财务业务。听到这个数字,在场学员纷纷露出惊讶表情。
破局之道:构建财务大数据平台
面对挑战,汉得拿出了科技公司的看家本领——构建基于OLTP+OLAP的财务大数据平台。
贾总通过系统架构图演示了如何实现“单一真实数据源”:将各业务系统数据整合到通用会计凭证大表,实现多维度数据分析。这个平台不仅覆盖传统财务科目,还扩展了客户、项目、员工、供应商等多个维度。
“我们实现了业务财务一体化,做到了业财实时拉通。”贾总的话语中带着自豪。
智能报销:每月3万单的奇迹
参访中,师生们最感兴趣的是汉得的报销系统。面对每月近3万份报销单,传统手工审核根本无法应对。
“我们的解决方案是汇联易系统。”贾总介绍了员工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导入发票:手工录入、拍照上传、滴滴企业版自动同步......系统自动校验合规性,审批通过后,无需粘贴发票、无需打印报销单。
最让人惊叹的是预检系统自动比对员工填报数据与发票信息,条码枪扫描即时核对原件。“原来财务审核可以如此高效!”一位学员忍不住感叹。
AI赋能财务未来
作为科技公司,汉得自然少不了AI应用。贾总现场演示了智能填单、智能审核、智能问答等场景。
“差旅行程智能填单、发票数据智能报销,这些都不是概念,而是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功能。”贾总表示,智能问答系统先由AI判断,不满意再人工介入,大大减轻了基础咨询压力。
教育者的思考: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活动的最后,《会计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授课教师黄能权教授分享了他的感悟。听着贾总的介绍,这位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应该做哪些改变?
黄教授表示“科技发展如此迅速,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我们应该打破传统思维,走出象牙塔,真正与企业结合。”这句话恰恰体现了本次课程的设计理念——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
他提醒在场的学员和校友:“科技变革带来的不仅是工具的变化,更是思维方式的革命。财务人员必须主动融入业务全流程,识别改进机会,解决业务痛点,才能真正成为业务伙伴。”
汉得案例与课程内容的高度契合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汉得的实践几乎涵盖了课程所有重点:
其财务大数据平台完美展示了关系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建构的实际应用
智能报销系统体现了应用控制的最佳实践
银企直联和风控模型展示了一般控制的实施效果
AI应用场景则是人工智能在会计中应用的鲜活案例
这些真实案例让学员在课堂学习时能够“心中有物”,不再是抽象的理论学习。
培养面向未来的财会人才
黄教授在参访结束时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财会人才?”
答案或许就藏在这次企业参访与课程设计的完美结合中——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了解前沿技术应用;既要懂得内部控制原理,又要掌握信息技术工具。
一位参与参访的学员感慨道:“原来会计信息系统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能够真正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这次参访让我对接下来四天的课程充满了期待。”
EMPAcc项目通过这次“E企行”活动,展示了会计教育的新模式——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堂与企业联动。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让学员看到了会计信息系统的现在,更让他们理解了内部控制的未来发展方向。正如黄教授所说:“如果我们还是走传统会计路线,哪天被取代了都不知道。”
在这个数字化浪潮汹涌的时代,唯有拥抱变化、主动学习,才能成为未来的财会领袖。而EMPAcc项目的开设的《会计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课程,正是通过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为学员铺就了一条通向未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