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能权教授儒雅亲切,执着而刚强。他的面庞透着台湾的浪漫,也流露着香港的冷峻。失败的故事千篇一律,成功的经历各有不同。在过去的20多年间,他辗转四个国家和地区、十余所高校,坚守梦想潜心工作。作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EMPAcc项目教授之一,黄教授一路如何走来,又怎样看待学员取得的成绩和未来的发展呢?让我们走近这位来自台湾的学者。
教师梦想
黄教授在台湾的一个小镇长大,从很小开始,他就有了清晰的人生目标:长大了要当老师。念初中时,学校来了一批20出头的年轻老师,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全心投入,让他对未来有了这样的畅想:在一个现实的环境里,独自做自己想的事情。
无论做什么,黄教授都完全朝着当老师的梦想去努力。他曾在台湾成功大学学过历史,但最终还是投向了会计学。从美国硕士毕业后回到台湾,他任职于台湾毕马威 (KPMG) 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但一想到自己在美国的老师都有博士学位,最终决定再次到美国圣路易大学继续读博。
读博的时光对黄教授非常重要。用他的话说,这个阶段“忙碌而丰富”。读书、教书、考会计证三管齐下,一天工作18小时的日子持续了近一年之久,可以想见,他当年如何坐在书桌上,映着那温暖的光影,独自享受静谧的学习时光。“这才是属于自己的坚持。”
在美国,黄教授展开了一连串艰难求学和多彩的研究,于中英文知名期刊发表近三十篇学术论文,并执有美国注册会计师 (CPA)及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 (CMA)资格。回忆起来,他惊异地发现自己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可以不需要别人督促。积极主动,心思缜密,遇到挫折,迎难而上,而不是害怕退缩,这也许就是他可以一直主导自己人生和学术生涯的原因吧。
结缘上国会
黄教授曾于2000年到2003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回到美国后,在2005年与当时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院院长谢家正教授一次偶然的谈话中,黄教授讲述了自己正在美国讲授的课程内容 – 会计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两人一拍即应,展开合作,从项目伊始面对会计与财务高管摸着石头过河的第三期,逐步调整,到游刃有余却更与时俱进的第十六期,他已经讲授14期,历时12年。黄教授已经找到了项目里最适合自己的授课方式。
对于EMPAcc班的同学来说,黄教授是个“特别”的存在。他曾在审计部门工作以及多所大学任教, 拥有丰富的实务和教学经验;作为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终身教授,他知识渊博,学贯中西;作为会计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的讲师,他要求严谨,学风自由。他的幽默风趣,使得课堂气氛活跃,笑声阵阵。但对课堂纪律,还是作业考试,学员们都丝毫不敢懈怠。
在往期学员们眼里,黄教授谦和而又充满干劲。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王团维说:“别看他是性情中人,教学可极为一丝不苟——有时候他会非常严格。”
黄教授治学认真严谨,这充分体现在他对学员的要求上。黄教授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也对学员们从严要求。四天的课程包含了大量的信息,黄教授在课堂上一丝不苟,对于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几乎都是掰碎了讲,反复强调。而学员们不仅课上认真听讲,课后也是围绕着老师不停的提问。
这门课程也让学员们充分认识到什么是美国式的课堂。尽管黄教授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但是在美国30多年的求学与任教的经历,让他的授课风格打上了很深的美式教育的烙印。对考勤的严格要求,对时间的精确掌控,还有课后大量的阅读任务,大家仿佛置身在一家美国的大学聆听课程。有学员半感慨半唏嘘地表示,难怪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是精英教育,从黄教授的授课风格即可见一斑。
课程本身
开课第一天,黄教授就开宗明义地指出:“CFO必须能了解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合理且有效地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并且熟练地运用会计信息系统,协助企业建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而由完善的内控制度所产生的各项信息,将为企业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管理层达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的目的。作为战略型CFO,必须立足于为股东及企业创造价值,对企业进行价值管理。CFO要能通过数据看问题,正确地透过企业内控机制,管理企业财务,以防范企业风险。”
“从会计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这个角度,无论课程延伸到多远,最终我们都要带回到以下三大课题,即怎么样保证财务报表的品质,怎么样让决策更精准更有效,怎么样让企业达到合规的标准。这是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不会变的。”
教学相长
他站在教学的讲台上,不忘自己的学者本色;他执教于多所知名高校,静守学术研究之心,屡创佳绩。教学与研究,这是一场无声的变革,也是一次激烈的交锋。
黄教授表示,学术研究,甄选课题,这些都会促使自己在这个领域里,保持对最新各项信息技术和内部控制发展的敏锐触觉。主动也好,被动也罢,必须将自己推到学术的最前沿。
再者,在学术研究的环境里,就得秉承科学精神,不断强化和训练自我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如此一来,对教学也会有非常直接的助益。譬如,课程讲述的铺排,和学生分享知识的方法方式,如何让学生能更有效率地理解课程内容,如何让知识点既系统又有说服力地讲授出来,并达到教学目的等等。“课堂教学与学术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做学术研究的老师通常比较容易有清晰的思路,而这个,恰好可以帮助他科学地切入课题,辩证地研究课题。而他学术研究的成果,也可通过教学的方式去分享。”
虽然推动教育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目标已经实现,但黄能权教授的理想却始终没有淡去。“我没有改变,将来也不会改变。” 他说,“身为一个学术研究者才让我走到今天,那也正是我希望继续扮演下去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