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杯”研究生案例大赛是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联合发起组织的公益赛事,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2021年(第三届)“诚信杯”研究生案例大赛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主办,旨在加强校际交流,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与竞争意识,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专业型人才。本着“平等合作、互利互惠、公平公开”的原则,特制定本方案。
一、大赛简介
2021年(第三届)“诚信杯”研究生案例大赛将于2021年9月至11月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主办。本届大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邀请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在读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会计、审计及其它财经领域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自由组队参赛。
案例大赛通过组织参赛队伍亲历企业实践、模拟管理决策、比拼解决方案,培养并提升研究生发现、分析、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不同培养单位间师生的交流与沟通,是研究生展示自身的舞台与个人成长的助推器。
二、大赛方案
(一)比赛时间
2021年9月至11月,历时3个月。
(二)比赛组织
1.主办单位: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2.联合发起单位: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中国财 政科学研究院
(三)赛程安排
比赛流程 | 时间安排 | ||
公布大赛方案 | 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官网与微信公众号公布《2021年(第三届)“诚信杯”研究生案例大赛方案》。研究生自由组队并至各培养单位报名参赛,建议各单位为参赛队伍安排指导教师。 | 9月22日 | |
公布案例方向 | 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官网与微信公众号公布案例方向与案例分析报告撰写要求。 | 9月23日 | |
报送参赛名单 | 各单位预选报送2支参赛代表队,填写《2021年(第三届)“诚信杯”研究生案例大赛报名表》并发送至邮箱lrg427@snai.edu。 | 11月1日 | |
公布参赛名单 | 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官网与微信公众号公布初赛名单。 | 11月5日 | |
初赛 | 现场展示 | 参赛队伍进行现场展示,每支队伍展示时间30分钟,其中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陈述15分钟、评委问答15分钟。评委根据案例分析报告、团队及选手现场表现,投票打分评选晋级复赛的6强名单与大赛优胜奖。 | 11月24日 8:30-12:30 |
复赛 | 现场展示及辩论 | 入围复赛前6强队伍通过抽签两两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陈述及辩论。评委根据案例分析报告、团队及选手现场表现,投票打分评选晋级复赛的3支队伍与大赛三等奖。 | 11月25日 |
决赛 | 现场展示及辩论 | 入围决赛前3强队伍循环一主两客,主队陈述案例和解决方案、客队提问、自由辩论。评委根据案例分析报告、团队及选手现场表现,投票打分评选出大赛一等奖1支队伍、二等奖2支队伍。网络投票产生最佳表现奖1名(个人奖)、最佳辩手奖1名(个人奖)。 | 11月26日 |
特别说明:
1.参赛资格: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在读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会计、审计及其它财经领域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均可报名。
2.团队人数:参赛选手以团队形式报名参赛,可跨专业组队,每位选手只能参加一支队伍。每支参赛队伍4-6名队员,选出一位队长。鼓励参赛团队邀请教师及实务界人士作指导。
3.指导教师人数:每支队伍指导教师总人数不得超过3人。鼓励实务界导师参与指导,参赛单位可根据导师知识结构、擅长方向等组建导师团队进行指导。
(四)比赛形式
大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
1.初赛
所有参赛团队进行匿名形式的现场展示,比赛前一天抽取编号,确定出场顺序,并以编号命名自身团队,进行现场展示。展示过程中的文字及口述内容均不得出现团队队名、队员姓名、指导教师、所属院校等能透露或暗示团队信息的内容,否则直接取消比赛资格。每支团队展示时间30分钟,其中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陈述15分钟,评委问答15分钟。
评审形式:初赛评委根据参赛队伍案例分析报告(50%权重)及现场表现情况(50%权重),投票打分决定晋级复赛的6支队伍及大赛优胜奖名单。
特别说明:为了体现比赛的公平公正,初赛评委全部由外部学术界和实务界专家担任,且遵循参赛队伍所在院校回避的原则。
2.复赛
晋级复赛的6支队伍通过抽签两两分组,一对一淘汰。分组双方需在18小时内相互研究、
分析对方初赛提交的案例及解决方案,并就对方案例提出己方的解决方案,双方通过现场陈述与辩论展现自身能力水平。
评审形式:复赛评委根据参赛队伍案例分析报告(50%权重)及现场表现情况(50%权重),投票打分决定晋级决赛的3支队伍及大赛三等奖名单。
特别说明:复赛评委由学术界评委和实务界评委组成。其中,学术界评委由参赛培养单位各选派1名代表担任,要求副教授以上职称且实际参与MPAcc相关课程教学,评委遵循参赛队伍所在院校回避的原则。
3.决赛
晋级决赛的3支队伍需在18小时内研究、分析其余晋级队伍的案例及解决方案。同时,3支队伍抽签决定决赛时作为主队的先后顺序。比赛时,3支队伍同时在场,一主两客,主队陈述案例和解决方案、客队提问、自由辩论,循环三轮,比赛结束。
评审形式:决赛评委根据参赛队伍案例报告及现场表现情况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其中案例报告50分,现场表现50分,案例报告与现场表现得分之和即为该队总分。根据专家投票打分情况,最终确定各参赛队伍的排名。
特别说明:决赛评委由学术界评委和实务界评委组成。其中,学术界评委由参赛培养单位各选派1名代表担任,要求副教授以上职称且实际参与MPAcc相关课程教学,评委遵循参赛队伍所在院校回避的原则。
(四)比赛流程控制
1.复赛比赛流程控制
(1)总体安排:6支晋级复赛的队伍在初赛结束后通过抽签两两分组,确定出场顺序,获得对方纸质版案例分析报告,并在18小时内互相研究、分析对方的案例及解决方案及就对方案例提出己方的解决方案。复赛环节,每组比赛双方通过现场陈述与辩论展现自身能力水平,由评委通过现场投票打分的形式决定晋级决赛的队伍,同时产生三等奖。
(2)具体比赛流程:
A队流程 | B队流程 | 时间控制 | |
1 | 1号队员陈述己方案例 |
| 2分钟 |
2 | 2号队员陈述己方解决方案 |
| 4分钟 |
3 |
| 3号队员陈述己方对A队案例的解决方案 | 4分钟 |
4 | 双方自由辩论:攻辩方(B)8分钟,防守方(A)8分钟 | 16分钟 | |
5 |
| 1号队员陈述己方案例 | 2分钟 |
6 |
| 2号队员陈述己方解决方案 | 4分钟 |
7 | 3号队员陈述己方对B队案例的解决方案 |
| 4分钟 |
8 | 双方自由辩论:攻辩方(A)8分钟,防守方(B)8分钟 | 16分钟 | |
9 | 4号队员进行总结 |
| 2分钟 |
10 |
| 4号队员进行总结 | 2分钟 |
11 | 评委投票打分 | 4分钟 | |
每场60分钟,总计180分钟 |
2.决赛比赛流程控制
(1)总体安排:3支晋级决赛的队伍在复赛结束后通过抽签决定决赛中主客队顺序,获得其余晋级决赛队伍纸质版案例分析报告,并在18小时内研究与分析。比赛时,3支队伍同时在场,一主两客,主队陈述案例和解决方案、客队提问、自由辩论,循环三轮,比赛结束。评委现场投票打分,确定一等奖、二等奖名单。决赛结束后,由评委代表对比赛现场进行点评。
(2)具体比赛流程:
比赛程序 | 比赛内容 | 时间控制 |
1 | 1号主队队员陈述己方案例。 | 15分钟 |
2 | 2号主队队员陈述由该案例所发现的问题。 | |
3 | 3号主队队员陈述如何解决问题。 | |
4 | 4号主队队员陈述该解决方案的现实意义。 | |
5 | 其余两支客队提问,每支队伍限问2个问题。(每支队伍各1.5分钟) | 3分钟 |
6 | 主队回答其他两支团队提问。 | 8分钟 |
7 | 自由辩论(主队8分钟,其余两支客队共8分钟) | 16分钟 |
依次交换攻守方,一共3轮 | ||
8 | 评委对各队表现进行投票打分。 评委点评。 | 约10分钟 |
共计约136分钟 |
(五)其它事宜
评委投票、现场观众投票、在线投票总数合计后,选出大赛最佳辩手奖1名(个人奖)、最佳表现奖1名(个人奖)。
大赛一二三等奖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团队)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大赛设立学院奖,用于奖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表现最优异的参赛团队。
三、奖项设置
阶段 | 奖项 | 数量 | 内容 |
初赛 | 优胜奖 | 2支队伍 | 现金奖励2000元+证书 |
复赛 | 三等奖 | 3支队伍 | 现金奖励5000元+奖杯+证书 |
决赛 | 一等奖 | 1支队伍 | 现金奖励20000元+奖杯+证书 |
二等奖 | 2支队伍 | 现金奖励10000元+奖杯+证书 | |
优秀指导教师奖 | 6名 | 现金奖励2000元+证书(备注:奖励进入复赛6支队伍的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团队)
| |
最佳表现奖(个人奖) | 1名 | 现金奖励2000元+证书 | |
最佳辩手奖(个人奖) | 1名 | 现金奖励2000元+证书 | |
学院奖 | 1名 | 奖杯 |
四、联系方式
电话:021-69768000-68158(刘老师)
021-69768000-68135(李老师)
021-69768000-68142(吴老师)
电子邮件:lrg427@snai.edu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官网:https://www.snai.edu/index.aspx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官微:
附件:2021年(第三届)“诚信杯”研究生案例大赛报名表.doc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2021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