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王欣星/摄影:邵瑞珍)2018年8月18日晚,第十七期“SNAI青年思政大讲堂”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第三教学楼开讲。本次大讲堂特别邀请了上海市委党校程曦敏老师,开展了主题为“弘扬党建精神,感悟初心使命”的讲座。讲座由研究生党总支钟雪冰老师主持,2018届全体研究生认真聆听,收获颇丰。
讲座伊始,程老师解释了何为使命,2017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即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就是为全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之后程老师播放了一段近期网络上流传甚广的关于全球GDP数据动态排行的视频,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具体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感。视频中全球GDP的统计从1961年开始,当时中国尚未上榜,直至1971年中国第一次出现在排行榜的末尾,之后的四十多年,我国的GDP稳步上升,目前已跃至全球第二,生动地展现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从个人角度而言,程老师认为:其一同学们需要立足于党的历史来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对于上海来说,更具有特殊意义,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与上海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共一大、二大、四大均在上海召开,且上海保存完好的红色遗迹有440多处,了解历史,是感悟初心和使命的起点。其二,立足于党的建党精神来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程老师从三个方面讲解了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
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逐步确立初心使命
程老师首先回顾了初心和使命的孕育,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气魄,通过革命手段彻底打碎旧的世界,建立一个新的世界,把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确立为自身的初心和使命。程老师举例说明了青年毛泽东追求马克思主义和第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员追求民族复兴的两个故事,深刻展现了革命党人的坚定理想。
二、坚定理想百折不挠,为初心使命而奋斗
程老师讲到,据中共六大不完全统计,被国民党反派屠杀的共产党人高达31万人,是革命先烈们的鲜血铸就了新中国的成立。程老师通过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的例子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即使明知前路危险重重,但只要有助于党的事业发展,也甘洒热血书写春秋。
三、立党为公忠诚为民,为初心使命而奉献
程老师讲述了朱德的生平与人生抉择,其在残酷的斗争中,始终坚持“立党为公、忠诚为民”,不计较个人利益和得失,舍小我顾大我,为实现党的初心和使命而奉献。不仅是朱德,其他共产党人同样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
本次讲座,程老师回顾和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孕育、建立和早期活动的历史,感悟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最后程老师谈到在新时代的今天,同学们应该做到回望历史悟初心、对照初心找差距、立足实际担使命,在每个人的岗位和领域,肩负起每个人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