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思耐问道第46期】大数据驱动智慧税务

发布时间:2023-07-04

(撰稿:高润泽/摄影:涂骏杰)202362514点,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研究生思耐问道第46期在第三教学楼104教室举行,此次讲座由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二级巡视员李崇西主讲,我院部分教师和2022级税务专业研究生参加讲座。

讲座伊始,李老师先对“税”字进行拆分,“税”字是由“禾”和“兑”组成的,因此“农作物”的“兑换”便是“税”,本质便是公正公平。在之后的讲座中,李老师将讲座内容分为了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对两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解读,对税务工作的数据管理和风险管理进行讲解。

一、对两办《意见》解读

20213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李老师指出,《意见》的发布关系到我国税收工作未来,我国税务工作进入到以“数”治“税”的时代。接着,李老师对《意见》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路线图以及制度保障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首先,《意见》的总体指导思想分为以下五个部分:以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以发票电子化改革为突破口;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的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充分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指导思想为我国今后税务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然后,《意见》也明确了我国未来税务工作的主要目标,即到2022年,在税务执法规范性、税费服务便捷性、税务监管精准性上取得重要进展。到2023年,基本建成“无风险不打扰、有违法要追究、全过程强智控”的税务执法新体系;基本建成“线下服务无死角、线上服务不打烊、定制服务广覆盖”的税费服务新体系;基本建成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风险”监管为基础的税务监管新体系。到2025年,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功能强大的智慧税务,形成国内一流的智能化行政应用系统,全方位提高税务执法、服务、监管能力。

    接着,李老师为我们讲解了“金税四期”的顶层设计,即“两化、三端、四融合”。所谓两化,就是指构建智慧税务,有赖于推进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所谓三端,就是指智慧税务建成后,将形成以纳税人端、税务人端和决策人端为主体的智能应用平台体系;所谓四融合,就是指智慧税务建成后,将实现从算量、算法、算力技术功能、制度效能、组织机能,从税务、财务、业务治税、治队、治理的一体化深度融合。

最后,想要将智慧税务工作顺利开展下去,制度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意见》中提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来完善执法制度: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加快推进将现行税收暂行条例上升为法律;完善现代税收制度,更好发挥税收作用,促进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推动修订税收征收管理法、反洗钱法、发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法制化建设。

二、数据管理

李老师首先用工作中的一次事例引出了对数字管理的讲解内容,他认为在实务当中许多人对数据管理的理解有误。此外,李老师认为,对于数据的集合应该称为“数据湖”而不是“数据仓库”,因为数据是流动的,只有流动才能产生价值。同时,对于数据的应用是关键,当今不缺乏数据,而是缺乏相应的应用人才。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拥有发言权;谁会应用数据,谁就掌握了未来。

李老师将数据管理流程分为四个部分,即数据采集、数据整合、数据共享和数据应用。数据采集指从金三系统、第三方数据平台、互联网等渠道获取数据;数据集合指将税务系统内部数据和第三方外部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将有用的信息化为己用,将无效的信息删除;数据共享指建立内外部数据共享机制,税务系统各部门之间共享税收数据同时和外部门加强数据共享;数据应用指充分发挥数据的最大价值,对于来源于其他部门的数据,做好与之对应的信息反馈。

 

三、风险管理

李老师提出,税务工作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其包含了三个要点:差别化、扎口统筹与闭环。差别化管理是指把纳税人区分,根据风险的类别和等级来进行管理,针对低风险等级,可以通过电子税务局等渠道向纳税人发起风险提示提醒、进行纳税辅导,引导其自行改正;针对中风险等级,需要对其进行约谈评估(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针对高风险等级,要对其着重关注,开展税务稽查工作。扎口统筹指利用风险管理系统将各级各层面的风险管理事项区分开,即要明确不同部门岗责分工,避免因业务边界和工作职责不清晰导致职责空白、重复或交叉的情况。闭环即指在风险管理系统中,最终要准确反馈到推送的层级之中,形成闭环。

李老师也向同学们介绍了风险管理的流程。流程分为六个节点,分别是目标规划、信息采集、风险识别、任务统筹、风险应对和监督评价,六个节点形成闭环。李老师讲解到,目标规划一般要在每年三月前完成;信息收集的同时要设计相应的指标;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最为重要;监督评价是对反馈上来的结果进行评价。此外,李老师认为,在这个流程当中,团队化工作也非常重要,各司其职共同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讲座最后,李老师和税务专业的同学进行了沟通交流。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的在税务方面和未来工作规划的问题。同时,李老师也对同学们寄予厚望:“未来已来,你们就是未来”,希望税务专业的同学可以在未来的税务工作中发挥出自身的力量。

此次讲座中,李老师讲解深入浅出,从理论知识入手,并将知识点与自身工作中的实务相结合,不仅使同学们扩展了相关的税务知识,也让同学们了解到了其在税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此次讲座加强了研究生同学与国家税务工作者的沟通交流,具有较强实践意义,未来研究生部会开展更多类似讲座,不断提高学院研究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