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SNAI课堂】学习计算机审计,争做复合型人才—2022级全日制审计专业研究生《计算机审计》课堂侧记

发布时间:2023-07-04

(撰稿/摄影:徐晨晨)近年来时代飞速发展,我们所处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信息化语言,大数据在审计中的运用越来越频繁,计算机审计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疫情期间,各省、各单位也致力于疫情防控大数据审计,为做好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专项审计,提升审计工作成效;中国审计署一直在参加世界审计组织大数据工作组会议,探讨大数据时代审计发展方向。

那么,计算机审计发展与推动的必要性在哪里?审计信息化发展与实际应用体现在哪?有哪些是审计人“趁手的工具”?审计学子又可以从哪方面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做复合型人才呢?

面对着这些问题,刘梅玲老师在本《计算机审计》课程中为大家一一解答。同时,老师也带领同学们进行软件实操,切实提升审计学子的综合能力。

一、计算机审计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一)会计信息化发展

现如今,企业生存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商业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改变,要求企业数字化转型。

新发展视角下,会计信息化发展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六个特点。“创新”应用,刘梅玲老师介绍了银行函证电子化,利用区块链技术分析回函时间、质量、回函率等等;“绿色”方面,刘梅玲老师着重介绍了电子发票、电子会计档案,并讲解电子发票的审计重点是电子签章,原始单据储存在哪里、存了几份、各份之间是否一致,还可以查看支付记录进行双向核对;“共享”方面,刘梅玲老师指出,财务共享重要的是数据标准化,需要参照《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

(二)财务数字化转型

现如今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主要有业财深度一体化、处理全程自动化、内外系统集成化等。从2017年至2022年,影响会计从业人员的十大信息技术不停在变更。始终排在前列的有点子发票、电子档案、在线审计,近三年还有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和IRA(流程自动化)技术。企业财务信息系统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功能模块有会计核算、费用报销、银企互联、发票管理以及资金/合同管理。

老师提到,影响新技术发展的因素有电子化程度、技术限制以及用户限制(用户是否能接受新技术)。在机器帮助人类进行一系列低端、重复工作的情况下,人类的工作价值往往体现在前段的数据整理与后端的数据整理上来。

我们知道,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序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报告—存档。在根据原始凭证生成记账凭证这一步,刘梅玲老师给同学讲解了OFD格式的电子发票,这是一种国家自研的加密格式电子发票。老师展示了几张故意更改过电子签章、税率、金额的电子发票,让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识别该发票有无被篡改。老师随后指出,审计师要关注该原始凭证是内部生成的还是外部接受的,业务与财务系统是否一致,有未被更改,有无出错;从记账凭证到生成账簿,这一步的自动化程度较高,需要注意系统的内部逻辑是否正确;从报表到生成报告这一步,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江苏农垦智能财务分析”程序,该智能系统可以根据数据自动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分析有无异常;老师还展示了“复核宝”财务报告智能复核工具,该智能系统可以上传财务报告,智能复核该报告有无基础勾稽错误、表内勾稽错误、错别字、符号使用有误或项目编号不连续的情况,能够大大减轻人员复核工作量。

财务共享是财务转型的起点,大数据管理是财务转型的终点,新技术运用是财务转型的利器。企业财务转型的未来状态,更多呈现的是专业化人员分工、流程标准化、自动的合规控制、帮助业务部门管理绩效。未来,“决策支持”将占更多的比例,系统能够参与战略制定,参与公司治理与财务管控,参与税务规划与控制等。

二、审计信息化发展与应用

(一)审计信息化面临的趋势与问题

目前审计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蓬勃兴起,以信息技术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实现行业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与国际化。财政部印发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指出,要加强函证数字化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防伪等系统建设,积极推进审计工作数字化转型,鼓励会计师事务所逐步实现远程审计、大数据审计和智能审计。

然而,审计行业信息化建设也存在不少问题。第一是行业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大型和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两极分化严重;二是行业信息化发展不充分,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化发展程度,落后于客户信息化水平,无法满足执业需求;三是会计师事务所仍然存在信息化意识和内生创新动力不够,资金投入和专业人才培养不足等。

因此,需要大力加强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升级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作业系统,强化总分所一体化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普及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产品应用,推动实现函证数字化等等。

(二)新技术在审计信息化中的应用

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所有的审计项目中都应用了审计软件,例如AuraAS/2GAMxEaudit等定制审计软件。国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选用的为国产的通用审计软件,如鼎信诺、E审通。

老师介绍了区块链银行函证的流程,同时展示了RPA如何自动执行大批量重复性的任务。此外,老师也着重介绍了商业银行大数据审计创新应用,如审计人员可以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实现审计对象全景画像,通过编写Python 脚本,自动获取web页面信息,并将数据标准解析、 存储和呈现,从而实现批量查询的功能。审计人员也可以用关系图谱技术识别审计对象的资金流转情况;用中文分词技术挖掘文本文件的关键信息;使用地理位置信息识别欺诈事件,如审计人员可利用APP定位功能发现员工虚假申报租房信息、违规获取补贴的行为。

三、企业智慧审计建设

刘梅玲老师以GX企业为例,分析了该企业智慧审计建设程序。在监管环境日趋严格、内审工作需大智移云赋能的背景下,该企业有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

老师带领同学们分析该企业招投标要求,分析智慧审计需要提供哪些服务、形成哪些成果,并亲自指导同学们利用Visio工具绘制该企业智慧审计建设与应用流程图、企业物资与服务采购日常审计流程图、企业经责审计流程图、企业审计整改流程图。通过该梳理各审计流程,使同学们既熟悉了软件操作,又理解了不同内部审计的注意点与审计流程。

四、上机实操

最后的两天课程,老师带领我们上机操作,亲自体验信息化审计的运用。

(一)SQL在审计中的运用

老师首先介绍了数据库相关概念、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关系代数及关系运算、SQL查询命令,让同学们先对SQL有一个基础的了解。随后,老师下发了教学用数据,带领同学们学习Select from练习、*练习、计算练习、Distinct练习、运算符(如=>,<,>=,<=,<>,!<,!>)的运用、BETWEEN AND练习、字符不匹配(NOTLIKE)练习、多重条件and/or/not的练习、排序ORDERBY ASC(默认)或DESC练习、计数(COUNT)练习等等,并形成文件记录,以备同学们日后工作查询。

(二)智能审计平台的运用

老师首先介绍了智能审计平台的基础情况,带领同学们体验了智能审计平台在“领导干部廉政审计”与“高校学生当兵学费补偿学费减免情况审计”中的运用。该平台可以形成桑基图、有向图、钻石探索图、玫瑰图等等,将数据可视化,并形成展示看板,并让同学们尝试分析审计结果。

此外,老师还提供了自主体验模块,同学们可以自主体验文本挖掘(文本搜索、热词挖掘、实体识别)、文件对比(数据中台文档对比)、关键词预警、财务模型、财务分析(科目趋势分析、科目结构分析、摘要汇总分析)、SQL建模等模块,让同学们对该智能审计平台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