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摄影:顾伟楠)《高级审计案例分析》作为一门审计选修课,由审计系教授袁敏老师主讲。袁敏老师有着清晰的课程框架,独特的教学模式,渊博的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民间审计、政府审计以及内部审计三大板块。
在民间审计板块中,我们研究了安然、银广夏事件、中天勤、琼民源事件,目的在于了解财务报告生态链以及审计在财务报告生态链中的地位。我们通过华泽钴镍案例以及瑞华状告证监会反思等案例学习了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框架,会计责任、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应有的职业关注以及职业怀疑。宝万之争、上海家化以及康美等经典案例给予了我们对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思考空间。两康事件的讨论又让我们深刻地理解了审计基本流程以及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除此之外,有关瑞兴咖啡、东南融通的案例介绍让我们接触到了中概股危机以及相关的启示。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研究以及非标意见概要以及判别要点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作为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袁老师介绍的重点。在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学习中,我们以贵州省交通厅、京沪高铁审计、世界通讯、顺丰、先锋新材等为例,深入地了解了除民间审计之外审计体系的其他组成部分,帮助我们区分相关的概念并且形成对于审计学科整体系统的认识。
我们上课的形式采取输出推动输入的形式,即我们每个同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展示,袁老师再做必要的补充。在这种模式下,同学们收获颇丰。首先,是思维方式的建立,袁敏老师曾说案例都是大同小异的,最重要的不是对这些案例表面的解读,而是形成自身的思维方式,在之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举一反三,拥有自己的思维模式。这对我们毕业论文的写作有着很大的帮助。其次,袁敏老师鼓励我们输出自身的观点,我们因此需要锻炼自己去思考,去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这是研究生所必须锻炼的技能。第三,袁敏老师鼓励我们写作与展示,因为一个人有了自己的思维与观点之后需要用展示与写作的方式传达给他人。写作是一个有条理的思考过程。最高层次的思维锤炼,一是辩论,二是写作,而后者的高度决定了前者的能力天花板。挑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然后开始严肃认真地写作,是研究生本应该积极训练的技能。正如博尔赫斯所言:人类的工具大多是四肢延伸,棍棒延长了手臂,轮子延长了腿脚;只有文字和书籍是大脑和精神的延续。教会一个人学会批判思考的最佳方式,就是教会这个人写作。我们在《高级审计案例分析》中深度锻炼了写作与展示的能力。最后,袁老师教会我们质疑的态度与自信的秘诀,我们不能全盘接受别人的观点,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观点充满信心,并充满自信地表达出来。
总而言之,袁敏老师不仅教会我们的是知识,更是一种获得竞争力的方式。正如弗朗西斯·培根所说阅读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确。我们来到高等教育学府,是为了发掘真实的自我,每当我们为了图省事而放弃真我时,我们也在腐化自己,这可不是无所谓的小事,我们的所思所想也会成为我们品格的一部分,伴随我们的一生,塑造着我们的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指导着我们的行为举止。所以我们要专注的训练自己,让自己尽可能准确的表达,没有技能什么比这更实用、更高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