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SNAI课堂】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2023级全日制研究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务》课程侧记

发布时间:2024-01-16

(撰稿/摄影:沈婉昕)历时4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务》课程落下帷幕。该课程由郑功老师和钟世虎老师讲授,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一个问题开始,结合时事讲述了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以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例,步入SNAI《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务》的课堂。

一、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郑老师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苏联为什么会解体?”

苏联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老百姓连面包都买不起,需要排两个小时买一块面包。对比当今,我们富足的物质生活,不是在乎有什么能吃,而是选择今天要吃什么。民生如果出了问题就会是大问题。

“民生需不需要量力而行?”

郑老师接着提问,随之向我们介绍了“法国福利危机——400多项社会福利还能维持多久?”“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需要和这个国家自身发展程度相匹配。”郑老师总结到。随之,说起了和法国同事对于加班的体验和看法,学生们频频发出笑声。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

提高收入水平、提高就业质量、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老百姓所期望和关注的。郑老师重点谈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于我们研究生来说需要“立德修身、了解家事国事天下事”,从打扫宿舍这样的小事做起。

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郑老师举出《案例: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来叙述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中国特色脱贫攻坚的重点在于“精准扶贫”,比如给予文化水平不高的贫困人民教育支持和产业支持,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谈到“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接着郑老师放映了脱贫相关新闻视频,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脱贫”的成果。

四、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推动共同富裕需要提高大家的收入。中国当前有4亿左右的中等收入群体。“我们为什么要提高中等收入群体呢?”“如何提高中等收入群体?”郑老师结合研究生就业、农民工进城给出了解答。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关注民生,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郑功老师将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结合,带来了深入浅出、别开生面的一课。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研究生作为具有较高学识的青年知识分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科学、先进的思想作为指导。郑功老师和钟世虎老师的讲授增强了同学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深度和广度,让SNAI2023级全体研究生受益匪浅。

下载 (1)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