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摄影:沈卓婷)2022年11月,ChatGPT一面世就引发了全球关注,标志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随着技术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已逐渐成为引领各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财务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凸显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智能财务,正在逐渐改变我们对传统财务的认知。本学期,《智能财务理论与实践》课程带领我们共同探索这一领域的前沿发展。
课程期间,刘勤老师和杨寅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讲解。课程共分为五个篇章:技术篇、系统篇、应用篇、实践篇和探索篇。杨寅老师向我们讲解智能财务背后的技术支持,而刘勤老师则带领我们深入了解智能财务系统的构建与应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将全面了解智能财务的发展趋势,并掌握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技巧。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智能财务不仅将改变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更将引领整个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让我们一同跟随《智能财务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的脚步,共同迎接智能财务的新时代。
何为人工智能?
技术篇从“什么是人工智能?”引入,人工智能也称作机器智能,是用人工的方法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智能,或者说是人们使机器具有类似于人的智能。人工智能就是智能财务背后的技术基础,课上杨寅老师向我们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人工智能技术自20世纪中叶孕育之后,历经了多次的变革。从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深蓝”到赢得智力竞猜比赛的“沃森”,再到击败李世石的“AlphaGo”,人工智能技术一直在进步,从最初的简单程序到现在的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技术,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2023年,OpenAI公司训练出来的巨大语言模型ChatGPT,更是展现了人工智能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大的强化学习能力。
而如今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引领财务领域的深刻变革。流程自动化(RPA和IPA)、财务云、中台技术、新一代ERP、数据挖掘、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等众多关键技术,正在驱动财务向智能化方向转型。人工智能替代了部分人工,大大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财务的重心逐渐从记账工作转移到决策支持。
财务与智能
智能财务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它基于财务管理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借助于智能机器和人类财务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协同智能系统,通过人和机器的有机结合,去完成组织复杂的财务管理活动,并在管理中不断模拟、扩大、延伸和部分替代人类财务专家在财务管理中的活动;智能财务是一种业务活动流程、财务会计流程和管理会计流程全流程智能化的管理模式。
在系统篇中,刘老师为我们深入剖析了智能财务的理念、方法、核心架构以及变革路径。他详细阐述了智能财务如何通过一系列方法和实现路径,为企业的财务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变革。
智能财务改变了财务的系统架构。传统的财务工作往往侧重于基础的核算工作,而智能财务将使财务人员从这些繁琐的任务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分析、预测和决策等高价值工作中。智能财务系统以人工智能交互业财融合平台、智能管理会计平台、智能财务共享平台为核心功能平台,以智能感知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库以及智能引擎系统为核心技术支撑,形成了多维业财管融合报表、驾驶舱等展示平台。最终为企业内外部决策者提供信息支持。
智能财务打破了企业中财务的边界,促进了业财融合。智能财务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财务信息的实时处理和共享,促进了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协同工作,形成一个紧密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相互关联,为企业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财务人员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账务处理,而是有更多精力参与到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决策中。他们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深入挖掘业务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智能财务还促进了企业内部的流程优化和效率提升。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处理手段,繁琐的财务流程得以简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为企业节省了人力成本,释放了更多的资源用于创新和发展。
刘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如改变管理、决策方法、谈判和冲突管理技巧等,以及帮助项目落地实施的硬技术——甘特图、PERT图、CPM图等,并指导我们在课后动手实践,使用Project软件自己制作甘特图。项目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我们还需要深入学习。
智能财务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核算流程自动化、财务报表自动生成。风险智能评估、市场价格预测、财务数据识别等等,几乎包括了会计核算、财务报告、预算、成本、税务、资金、战略、风险等等全方面税务管理,为公司提供决策支持。
课上我们学习了人工智能的常见技术和具体的应用,有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式识别、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AIGC、大模型等。
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也称为基于知识的系统,是一类具有专门知识和经验的计算机智能程序系统,通过对人类专家的问题求解能力的建模,采用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和知识推理技术来模拟通常由专家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达到具有与专家同等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平。专家系统强调的是知识而不是方法(或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从信息处理角度对人脑神经元网络进行抽象的运算模型,由大量的神经元之间相互联接构成。这相当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记忆。适合神经网络分析的问题应具有对问题知识模糊、残缺和不确定的特点以及数据量巨大的特征,在财务领域神经网络主要应用于成本预测、风险预测以及股票盈利分析等。
模式识别就是通过计算机用数学技术方法来研究模式的自动处理和判读。模式识别以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语音语言信息处理、脑网络组、类脑智能等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人类模式识别的机理以及有效的计算方法。
RPA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即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是一种智能化软件,通过模拟并增强人类与计算机的交互过程,实现工作流程中的自动化。RPA具有对企业现有系统影响小,基本不编码,实施周期短,而且对非技术的业务人员友好等特性。RPA不仅可以模拟人类,而且可以利用和融合现有各项技术如规则引擎、光学字符识别、语音识别、虚拟助手、高级分析、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来实现其流程自动化的目标。
从理论到实践
本课程接近尾声时,杨老师带领我们前往上海艺赛旗软件有限公司参观学习,采取了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探索RPA机器人在财会领域中的创新应用。
我们首先参观了艺赛旗RPA沉浸体验式展厅,市场部总监徐非同进行了现场演示和详细解说,向学员们展示了iS-RPA产品,使学员们对RPA产品和实践案例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接着,我们了解了RPA在财务场景中的实际应用场景,包括项目文本审查、凭证制作、流程操作以及月结检查等。
最后,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学习并完成了RPA流程的开发和运行,过程中我们切身体会了RPA在实际中的应用,获得了实践的经验,也、更加了解RPA低代码开发的特性,激发了他们对RPA开发的浓厚兴趣。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财务应用越来越广泛,财务领域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革。智能财务代表着财会的未来发展趋势。经过两位老师的精彩授课,同学们对于智能财务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拓宽了行业视野,学习到了创新性的学习和思考方式。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未来财会人员,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节点上,应当对行业的未来发展保持敏感,持续学习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