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摄影:宋子欣)随着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远,夏日的微风悄然吹拂,我们迎来了《审计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的结课时刻。作为课程助理,我有幸与袁敏老师、宋德亮老师以及同学们一同经历了这段充实而富有成效的学习旅程。在这门课程中,我们通过文献小组汇报、案例学习、视频教学、以及小组活动模拟等多种方式,深入探索了审计的理论与实务,培养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一、文献小组汇报,拓展知识视野
在课程初期,袁老师组织了文献小组汇报环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审计领域的某个热点或难点问题,进行文献搜集、整理和分析。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深入钻研,最终形成了各自小组的汇报材料。在小组汇报中,同学们轮流上台,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袁老师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和交流。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文献检索和分析能力,还拓宽了我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了我们对审计领域的深入探索和研究兴趣。
二、案例学习与视频教学的深度融合
袁老师还通过精选的审计案例,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审计理论,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同时,宋老师精心准备了审计相关视频资料,通过细致地讲解,让我们更容易地感受审计实务的操作流程和关键点,并记住重要的知识点。这种案例与视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为未来的审计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三、小组活动模拟,培养实践能力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审计实务,宋老师组织了小组活动模拟。同学们分组模拟不同部门,画出各自的业务流程图,通过角色扮演、讨论交流等方式,亲身体验工作的各个环节。在模拟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识别风险、提出控制措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模拟活动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审计实务知识。
四、师生互动,智慧碰撞
在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繁,智慧碰撞不断。两位老师都鼓励同学们积极提问、讨论,及时解答大家在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同学们也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共同体。这种积极的师生互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五、展望未来,审计之路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为同学们打开了审计领域的大门。大家带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将踏上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审计之路。我们期待能够在审计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审计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