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百年西望中日画 丹青共绘东方韵——记《近代百年西方视野中的中日绘画》讲座

发布时间:2024-09-29

(撰稿:高秀春/摄影:翁羽彤)2024年9月26日晚,由学院图书馆与研究生部联合主办的学院第125期读书沙龙暨“蟠龙·美育”第一期讲座在第三教学楼150人报告厅举办。本期讲座主题为“近代百年西方视野中的中日绘画”,由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施錡教授主讲,2024级学术部副部长辛萌主持,2024级全体研究生及学院高端培训班学员参加。

图片0

本次讲座围绕中日绘画在西方视野中的地位变迁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引人深思的观点。西方的学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东亚艺术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和客观,在这一历程中,也体现了影响西方对东方艺术品的鉴赏、收藏和研究的种种因素。美国学者麦志明曾撰文《从美国藏〈中国风土册〉看乾隆后期外销画》,讨论现藏于皮埃博迪博物馆的十本《中国风土册》,绘画的主题范围是百科全书式的,包括中国的博物学、地理学、风景、贸易、商业、历史和神话。

图片2

1917年姜丹书出版《美术史》,在其所著的序中将中国的美术史分为建筑、雕刻、绘画、工艺美术来进行论述,把书法加入绘画一类中,在雕塑中,加入了六朝戴逵,司马达,杨惠之的佛像雕刻;宋代成宗道的刻石,明代王叔远的手工艺。中国古代一向以“书画”为中心,但工匠也被加入了美术史的范畴,可以说和今天的理解是颇为接近的。在姜丹书《美术史》出版十年后,中国近代的知识精英出版了诸多美术史专著,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归国的滕固出版了《唐宋绘画史》,采用样式论的方法进行论述,形成了与传统画史写作完全不同的方法,撰写出真正意义上现代化的中国美术史著作。

图片3

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中日绘画在西方视野中的地位变迁,还深刻体会到文化交流背后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这一历史回顾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珍贵的文化视角,也为当代艺术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