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摄影:陈逸普/供稿:研究生部)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在财务工作流程的全方位应用,无疑是新质生产力为经济发展赋能的一大体现。智能技术在财务中的强大应用,正改变着我们对智能财务系统的认知。本学期,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智能财务研究院刘勤教授与杨寅教授主讲的《智能财务理论与实践》课程,带我们了解行业最前沿的智能财务应用,深入学习人工智能如何赋能财务工作开展,感悟新质生产力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一、打破思维界限,学习智能财务理论
在课程期间,刘老师与杨老师携手为我们奉献了一场内容丰富、精彩绝伦的智能财务的知识盛宴。本课程分为五大板块:技术深度剖析、系统架构解析、应用领域探索、实践操作指导及未来趋势展望。其中,杨老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当今智能财务所依托的前沿技术支持,为我们展开讲解了“当今十大数字化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而刘老师则引领我们一步步揭开智能财务系统构建与应用的神秘面纱,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项目管理——甘特图、PERT图、CPM图的制作等,都将赋能项目高效管理的落地。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学习,我们不仅对智能财务的技术核心与行业应用情况有了全局性的了解与把握,还学习到了例如Project软件的应用,为日后工作更好地利用智能技术来提高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置身智能场景,在实践中践行理论
在本课程接近尾声时,杨老师带领我们前往上海艺赛旗软件有限公司参观学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让我们探索RPA机器人在财会领域中的创新应用。
我们首先参观了艺赛旗RPA沉浸体验式展厅,市场部总监徐非同为我们进行了现场演示和详细解说,并展示了RPA产品是如何通过模拟并增强人类与计算机的交互过程,实现工作流程中的自动化。最后,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在艺赛旗RPA开发的流程设计软件上,完成了简单场景的RPA流程的开发和运行,体会到了RPA流程为日常财务工作的开展提质增效。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财务的应用范畴日益扩大,财务工作的发展到了革新的阶段。得益于两位老师的精彩纷呈的讲解,同学们对智能财务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层次,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行业视野,还学会了以创新性的视角和方法去学习和思考,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