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稿/摄影:章程炜,供稿:研究生部)《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课程由宋航教授和王小环博士主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职业道德观念,培育健康的金融伦理文化,强化职业道德修养。课程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从业人员、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系统介绍金融行业的伦理与职业道德,同时以专题介绍的形式深化学生对公司治理、金融危机、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等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发展前沿问题的理解。
一、析规范引思考,启职业方向
本课程前四节课由王小环博士为我们讲解,王老师从上市公司、投资者和监管机构伦理问题,到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信托等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与道德风险,再到我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在ESG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为我们进行深度讲解,循循善诱,启发思考。在证券公司部分,阐述了投行的伦理道德问题,如兼并收购中获益方的探讨,以及投行产生伦理问题的原因,包括逐利、内控制度不规范等。

二、实务与伦理交汇,伦理与市场洞察
本次课程的后四节课由宋航教授和其邀请的信托、固收行业大咖为我们带来。课程从多个方面展开。在理论基础上,宋老师探讨了经济学与伦理的关系,包括西方理性思想对经济和道德伦理的影响,以及经济转轨中的伦理与秩序问题。宋老师还介绍了商业伦理的各个领域,如公司治理中的股东、管理层等伦理问题与消费者关系管理中的消费者权利与企业责任等。

在和校外大咖互动环节,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蔡总的分享,蔡总对公募固定收益资管行业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分享相关成果。蔡总指出公募基金负债端和资产端约每7-8年切换一次,净值化转型下负债端已变,资产端也随宏观背景切换,如2008-2009年基建影响城投债,2014-2015年棚改影响地产债。在投资方面,投资理念为绝对收益服务。对于债券研究,考虑基本面和估值结合,还分析中观行业生命周期等。
三、金融伦理课堂展,学生探索展风采
根据老师提供的选题与方向,每节课有两位同学进行课堂展示。从股票市场到债券市场,从金融机构到社会责任,每一位同学都将化身为知识的探索者和传播者,从金融伦理的复杂理论到职业道德的实际应用,挑选自己感兴趣且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进行展示。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大家用详实的资料和精彩的讲解,呈现了一场又一场关于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的思想盛宴。

在金融伦理的海洋中,2024级金融专业的同学们正扬帆起航。通过《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课程的深入学习和讨论,我们不仅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和见解,更在思考和实践中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道德判断力。我们将携带着这份宝贵的道德指南,为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为金融行业的未来,乃至为社会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