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摄影:邓旭,供稿:研究生部)2024年11月15日,随着表盘上的指针指向11点30分,最后一节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课程结束了。这门课程一共有36个学时,共计8次课程,前两次课程由宋德亮老师进行授课,后六次课程由季周老师进行授课。这门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帮助同学们认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并明确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
在前两次课程中,宋老师通过对许多有趣的事例的引用,让我们对无形的商业伦理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时,宋老师上课时喜欢将诗词与课程结合起来,这使得同学们所学到的知识不局限于会计领域,同时也不局限于书本内容。宋老师的授课内容主要包括中华文化中的一些道德与伦理观点、企业承担的责任、会计职业道德、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以及会计的一些历史。通过对案例和诗词的大量引用,使得课堂变得妙趣横生,同时同学们也可以轻松地学习和理解商业伦理的相关知识。虽然宋老师只给我们上了两次课,但其对课程的重视以及对诗词的热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后六次课程中,季老师授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以及会计职业道德准则的具体应用。在季老师的课堂上同学们主要有两个任务,一个是课程的分享,一个是读《会计口述历史》的分享。课程分享主要是每小组针对其负责的课程内容进行提前学习,并在课上通过PPT展示为同学们讲解具体的知识点。读书分享主要是对《会计口述历史》这本书上的内容进行分享。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了解会计在中国的发展过程,还能体会到老一辈人干一行爱一行,在岗位上、学术上兢兢业业、不断进步的精神。每个小组通过阅读这本书,选择一两位会计大家的故事,将他们的生平、奉献以及精神通过PPT的形式向同学们进行展示。对前人生平奉献的了解以及对其精神的学习,使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体会和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
同时,季老师在课程的讲述中也加入了案例讨论的环节,对康美药业造假案例和浑水做空瑞幸咖啡案例进行了讨论。同学们通过提前阅读案例为课上的讨论做准备,在课上再结合课程学习的知识点对该案例进行讨论,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对于课程内容,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包括诚信、客观、专业胜任能力与勤勉尽责、保密以及良好职业行为。其中诚信是准则的根本,要保证在从业过程中真正做到诚信却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的利益诱惑。所以,我们要明白我们从业的底线在哪里,底线一旦设立就不能被打破。其次,专业胜任能力与良好的职业行为都要求我们要具备应有的专业素养以及标准的执业水平,从而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
通过对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学习,大家深入理解了职业道德的内涵,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以更好地应对从业中遇到的利益诱惑。我们应始终做到诚信、客观、公正,坚守我们的底线,牢记我们所肩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