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摄影:戚佩服,供稿:研究生部)在新学期的知识殿堂中,审计专业硕士核心课程《审计法律与案例》以创新的教学模式与深度的知识解构,围绕“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内部审计”五大模块展开教学,该课程由颜延老师讲授。
一、课程开篇:搭建全景架构,指引学习方向
课程以“审计法律体系的三维坐标”为主题,构建起涵盖法律层级、审计主体、责任类型的知识框架。法律层级讨论核心法律与配套法规关系;审计主体比较不同审计职能;责任体系解析审计领域的各类责任。颜老师指出审计法律是行为规范和风险防火墙,强调通过案例理解法律逻辑,从而在未来实务中把握责任边界。
二、翻转课堂:激发思辨活力,深化知识理解
课程采用“学生先研、教师后导”创新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将课堂主动权交予学生,形成“资料研读-案例开发-课堂展示-教师指导”的完整学习闭环。
(一)政府审计模块:小组以“某省扶贫资金审计”为例,展示政府审计程序、权限及行政监督效力。颜老师补充《审计法》修订亮点,解析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对政府透明度的作用。
(二)民间审计模块:小组以“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审计诉讼”为切入点,探讨注册会计师在财报审计中的注意义务、过失判定标准及需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颜老师强调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对“故意出具虚假报告”的刑事处罚,让学生清晰认识到民间审计工作的责任重大。
(三)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模块:小组通过“某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案”,梳理行政处罚流程与刑事立案标准。颜老师解析“行刑证据转化”“过罚相当原则”等关键法律概念,并举例说明自由裁量权规范运用,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法律尺度。
(四)内部审计模块:以“某央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例,小组讨论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和合规审查中的角色,分析《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和《公司法》对审计独立性的要求。颜老师补充介绍“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最新规定并强调其预防风险和促进合规的先行作用。
三、案例收官:解析恒大集团,融会贯通知识
课程最后,以恒大为核心案例,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涵盖三个主要方面:一是政府审计,探讨地方政府对恒大项目的专项审计及其风险处置依据;二是民间审计,分析审计机构对恒大财务报表的持续经营假设判断及关联交易披露的合规性审查;三是责任追究,概述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包括对违规审计机构的处罚和串通造假的刑事追责。
四、课程回响:实现能力跃升,锚定职业方向
该课程打破“单向讲授”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主导的模块化汇报,激发学生主动研究意识。从被动听课到主动挖案例、讲法理,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审计法律体系的理解,更学会用法律逻辑分析复杂问题,实现了从知识建构到能力的跃升,这对他们未来从事审计实务工作极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