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摄影:王思佳,供稿:研究生部)三月春风轻拂,假期实习的忙碌与充实悄然退场,《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翩然而至。在袁敏老师与宋德亮老师的悉心引领下,同学们一同踏上这段知识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精彩旅程,收获了满满的成长与感悟。
一、文献研讨拓思路,理论探索促提升
课程初期,袁老师精心策划文献小组汇报环节,为同学们搭建了深入探索审计理论的平台。同学们依据自身兴趣,从袁老师提供的文献库中选取论文,开启文献研究之旅。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在大量文献中检索、筛选、分析,通过多次讨论交流,提炼出核心观点,并精心准备汇报材料。同学们通过汇报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并与袁老师展开深入探讨。
二、光影定格审计路,实践体验悟真知
为了让同学们更真切地感受审计实务的本质,宋老师别出心裁地组织了微电影拍摄活动,同学们迅速组队,从构思贴合审计实际的脚本,到分配角色排练、实地走访模拟场景拍摄,全程倾注心血。镜头前,同学们化身审计人员,演绎着工作中的挑战与坚守;镜头后,团队成员紧密配合,用光影记录下对审计工作的理解与感悟。这一场充满创意与实践的微电影之旅,让审计知识不再停留在书本上,而是真正“活”了起来。
三、案例视频双结合,实践认知再深化
教学过程中,袁老师选取了一系列经典审计案例,引导同学们剖析案例背后的审计理论逻辑。每个案例都如同一个窗口,让同学们看到审计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宋老师创新性地引入电影教学模式,将同学们带入精心构建的案例场景之中,以极具沉浸感的方式全方位呈现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陷阱、困境以及应对策略,让同学们得以直观且深入地了解真实的审计世界。案例分析与电影教学相互补充,帮助同学们构建起扎实的审计知识体系,为未来从事审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师生互动共成长,课堂氛围显活力
课堂上,两位老师秉持开放包容的教学理念,鼓励同学们积极提问、自由表达观点。每一次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流,都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与共享。课前,同学们在微信群中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课堂上,回顾分享的环节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互动中,我们与老师形成了紧密的学习共同体,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一学期的课程转瞬即逝,《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为同学们打开了审计知识的大门。袁老师和宋老师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将审计知识与实际案例、视频教学相结合,使课堂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同学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