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摄影:杨梦瑶,供稿:研究生部)在数字化与全球化交织的商业浪潮中,财务会计领域的理论与实务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本学期《财务会计前沿》B班课程由李琳老师、邓传洲老师、沈振宇老师共同授课,课程形式多样,得以在名师引领下深入探索会计准则的前沿议题,是我们的荣幸。
李琳老师别出心裁地组织同学们开展手抄报书写活动,有效提升了课堂专注度。在课堂上,李老师强调了专注学习的重要性,布置了以 “无形资产” 为主题的手抄报书写任务。同学们迅速投入到创作中,有的认真梳理课程重点知识,有的结合案例深入分析,还有的用图表直观呈现理论框架。教室内气氛热烈而专注,同学们通过画笔和文字将抽象的会计理论转化为生动的视觉内容,在动手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此次手抄报活动不仅是一种教学创新,更是一次提升学习效果的有益尝试。活动让同学们在主动参与中强化了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同时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不少同学表示,通过这次活动,自己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对财务会计前沿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李琳老师的这一教学举措,为课堂注入了新活力,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沈振宇老师围绕 “资本市场改革与会计问题” 主题,深入解读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改革要点。沈老师指出,2024年发布的新“国九条”是时隔十年的重要顶层设计,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强调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明确了未来5年及2035年的资本市场发展目标,涵盖上市公司质量优化、中介机构能力提升等内容。在IPO改革方面,主板、创业板提高上市门槛,科创板聚焦“硬科技”属性,强化研发投入、发明专利等指标要求,突出对关键核心技术企业的支持。并购重组政策则通过“并购六条”优化流程,鼓励产业整合,提升支付灵活性。课程紧扣政策前沿与实务痛点,为同学们理解资本市场改革逻辑与会计监管要求提供了深度指引。
邓传洲老师以“审计实务与前沿”为主题,结合最新政策与技术趋势,为学员带来深度专业分享。风险评估环节,邓老师详解舞弊三角理论,强调从动机、机会、借口三要素识别舞弊风险,并指出管理层凌驾控制属特别风险,需重点审计会计分录、会计估计及异常交易。在技术应用方面,他聚焦大数据与AI在审计中的实践,如银行函证数字化、药品流向查询平台、海运货运大数据监测等,展现科技如何提升审计效率与精准度。邓老师还结合IT审计、共享中心等前沿领域,探讨数字化时代审计模式的变革,强调审计人员需融合专业判断与技术工具,应对复杂市场环境下的审计挑战。本次授课紧扣实务痛点与技术趋势,为我们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价值的审计视角。
为期数周的《财务会计前沿》课程,犹如推开一扇通往财务会计前沿的窗口。未来我们期待将课程所学融入实务,以更开阔的视野审视股权激励、金融工具等复杂交易,在合规框架内实现财务决策的优化。正如课程结语所言:“会计准则的终极价值,在于以透明的语言讲述企业价值创造的故事。”这或许正是财务会计前沿探索的终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