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稿/摄影:董羿男,供稿:研究生部)开学伊始,大家怀着饱满的热情走进了《中级财务会计》的课堂。该课程由余坚老师授课,从创办公司开始,循序渐进,全面构建起企业筹融资、日常经营、投资活动等的会计知识体系。余老师创新采用模拟经营教学方式,将原本枯燥的会计学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具象的实践场景,助力同学们以独特的方式敲开了“会计之门”。
一、 以初创公司为引,筑牢会计基础
授课过程中, 余老师始终强调会计的重要性,财务报表不仅是企业委托代理经营成果的体现,也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支持的关键信息的渠道,更是反映与监督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学习会计不仅需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更要将财务与业务相结合。例如,余老师通过会计工作流程进行引入,讲解从凭证到入账再到报表的实务逻辑,同步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计量属性、会计六要素等知识的理解融入课程中,独特的讲授角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案例教学为法,深化知识探索
余老师在通过CPA教材进行相关内容讲述时,并未局限于会计会计处理规则的单向讲解,而是通过一系列的业务案例构建完整的财务处理逻辑。课程以“十万元创业”这一话题展开,将吸引投资、创办公司、注册资本计算、购买存货等会计处理逐一拆解,确保学生理解透彻。例如,在讲解债券投资时,余老师通过面值100元的债券计量为实例,清晰阐释超出本金的溢价折价额摊销的原因,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利率法的应用原理;在股权支付这一晦涩难懂的章节,余老师通过马斯克特斯拉公司对赌协议的案例进行讲解,既实现了晦涩知识的“深入浅出”,又紧密结合行业前沿动态,为传统会计知识注入时代活力,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三、以学科交叉为径,推动融会贯通
余老师强调,会计学习需打破知识壁垒,更要注重与其他会计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结合应用。在讲解所有者权益的过程中,余老师从梳理该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位置开始,细致讲解各种科目的来源,将全部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进行分类。同时,通过引入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和资本成本定价法进行讲解,实现财务管理知识和会计内容相结合,促进了同学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四、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寄语专业成长
在课程的最后,余老师语重心长地强调,基础会计从业人员需要做到“见业务知分录”,进阶会计从业人员需实现“见业务知报表”,而财务总监级别的专业人才则需具备“见业务知价值影响”。余老师以实务经验印证,扎实的实务能力是成长为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关键,他新颖的教学方式使同学们不仅对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有了更全面的掌握,更对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会计从业者有了更清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