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SNAI课堂】品武侠宋词,学审计知识--2022级全日制《审计理论与实务》B班课堂侧记

发布时间:2023-07-19

  (撰稿/摄影:赵桐彤)2022-2023年第二学期《审计理论与实务B班》课程于2022321日开启了本学期的第一次课程,本学期课程总共12次,前六次为袁敏老师上课,后六次为宋德亮老师上课。

袁敏老师的授课主要以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为指导,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关论述,并基于审计法、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法律法规和中国实践,讲授审计的理论与实务问题。具体涉及审计环境、审计目标、审计假设、民间审计的基本理论及实务、事务所治理与审计质量控制、审计规范、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与应用、审计报告、审计法律责任、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等专题。

在讲授审计理论部分时,袁老师主要分为六大部分:审计概况、审计理论框架、审计研究、审计方法演进与审计责任、风险导向审计应用和战略分析。进入正式授课前,袁老师先介绍了两会代表中应当关注的黄世忠、秦荣生、朱建弟、胡少先等人的观点,涉及中注协质量检查、财政部信息质量检查、审计署公告报告、证监会立案及处罚公告、司法判决、交易所问询函等多个板块,引起同学们对国家时事热点的关注;接着,袁老师通过举例子的方式为同学们详细阐述了违规出具金融票证带来的罪责后果,并启发同学们思考审计的治理作用及有效发挥、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管理层的诚信等问题,其他同学们在以后的从业过程中恪守本责。

审计概况部分,袁老师带同学们了解审计的社会需求和供给,介绍代理论、信息论、保险论、行为论等对审计需求的解释,以及带同学们掌握公允反映、独立性、重要性、应有的职业关注、审计判断、审计风险等基本概念。课程讲授过程中,袁老师以独特的武侠授课风格博得同学们对课程的兴趣,引得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氛围积极向上。审计理论框架部分,袁老师带同学们了解了审计目标的影响因素和发展演变,认识了审计假设的研究现状与实践意义,并理解了审计理论结构及审计治理框架。审计研究部分,袁老师详细介绍了CICPA、审计署、国家课题立项、教育部重大课题立项等审计研究的发展,并以审计收费为案例示例,介绍了审计收费的基本模型和影响因素,同时通过分析瑞幸咖啡探讨了其在商业模式、产品服务、资源配置等层面的错误,并且详细介绍了历史上有名的安然事件,引出了审计工作应当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审计方法演进与审计责任部分,袁老师详细介绍了审计方法演进从传统的以内部控制为基础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到以经营风险为基础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除此之外还介绍了早期的风险模型、风险管理框架、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结构;审计责任方面,主要包括审计的经管责任、盈利能力及战略风险,涉及范围、对象、诉讼要素及证据等多个方面,涵盖行政责任、民事赔偿、刑事责任三个部分。风险导向审计应用部分,袁老师着重介绍了客户承接、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重要性水平等几个方面,其中穿插了瑞华审计华泽沪镍一案作为例子。战略分析部分,主要从战略执行、战略分析、战略风险等几方面展开,同时介绍了PEST、波特五力模型等几个重要的战略分析模型。

前六次课程结束后,由宋德亮老师接着为同学们进行《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授课,宋老师主要从审计实务方向展开,包括审计认定、审计意见、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应对策略、不相容职务分离、企业内部流程图制定等方面展开。宋老师的授课风格新颖,通过电影、歌曲、小品和户外采风等方式提升了同学们对课程的兴趣,也在欢声笑语中带同学们领略了审计实务中的各种问题及解决办法,宋老师以诗句为引,将同学们分为十个小组画企业内部各运行部门板块的流程图,加深了同学们对企业内部实际运行的了解,帮助同学们在实务中迈出了一大步。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同学们系统掌握了审计的逻辑思维和实践应用,并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两位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述使得学生熟练掌握审计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和实务技能。通过梳理归纳讲解相关理论知识点,然后组织课堂案例学习,课外要求同学们就某一主题自主寻找资料,进行案例分析作业,以巩固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同学们一学期下来在审计理论与实务方面收获满满,为职业生涯奠定了重要基础。




 

微信
  •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微信二维码
  • 财政部
    微信二维码
  •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