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友故事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校友 > 校友发展 > 校友故事
【SNAI校友】人生不是独幕戏——专访平安银行地产金融事业部副总裁董续勇(EMBA十二期)
日期:2016-05-17

/文 陶碧颖


  有着多年金融从业经验的董续勇一直希望有机会可以回到校园进行深入的学习。机缘巧合,他从第一届EMBA学员那里了解到这个项目,便欣然报名。这段宝贵的学习时光让他收获颇丰,一方面师从资深的教授们,这些老师不仅在在自己细分领域有着深入研究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他也和同学们交流经营管理之道,“每个同学在自己领域都有自己独到的经验和观点,他们是一扇扇帮助我认识世界的窗口,和他们交流起来收获良多,这种智慧的碰撞经验的交流才是EMBA真正的课堂。”董续勇如是说。
  将时间回拨到二十年前,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没有想到过自己会以这种方式重新回归学校。那时的他选择了回到家乡的银行工作,一切都是未知,或许只是个令人兴奋的开始。人生不是独幕戏,在之后的二十年,他的职业生涯也经历了多次转折。

 

 

 


第一幕 起:初入职场 干一行爱一行
  很多人的第一份工作都带有一点命中注定和机缘巧合的因素,然后才一步一步的开花结果。董续勇进入金融行业是偶然也是巧合,本科国际金融专业的他参加了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校园招聘考试,选择毕业后回到湖北家乡工作,当时也没有太多规划。“选了,就坚持下来。七十年代的我是属于干一行爱一行的那种人,既然是选择了这个工作就会好好地做下去”。苦一点累一点受委屈在兴趣面前都是次要的,在工作中寻找的乐趣可以帮助保持工作热情。
  “刚步入社会的时候,当然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现在回头看,我一直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来要求自己。最开始上班也只是认为工作就要对得起薪水,把本职工作做好。”董续勇回忆道。2007年,他经历了民生银行的内调,前往总行地产金融事业部和总裁第一次见面,对方说过的一句话被他深深记在心里,“把工作做好”。这句话极富含金量,也是职业经理人的精神所在:“在其位谋其政,履行好组织和领导赋予你岗位的责任,你才有机会承担更大的责任。我们不是企业主不是老板,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尽量要对得起信托责任。这也是一路走过来最重要的事情。”

 

第二幕 承:熔炉再造 从技术转向管理
  进入建设银行,从储蓄柜台轮岗五个月到在一线做信贷员以及后面担任评审经理,董续勇主要做技术性的工作,但是他在工作中表现出的敬业和追求却是之后不停攀登的绳索。
  2002年,兴业银行在武汉筹建分行,在200多人的公开招聘考试中,董续勇以第一名的成绩加入筹建团队,担任风险管理部高级副理(负责人)。在建设银行期间,董续勇在不少岗位工作过,前后台的业务经验都比较丰富,但是到了兴业银行由纯技术向管理转变的时候管理能力却跟不上。
  “现在回头看,当时我对管理缺乏认识,新机构筹建会遇到很多问题,我在组建团队、规划发展目标、有序开展工作方面还颇有不足。”面对这样的压力和挑战,唯有加倍努力。,在后来兴业银行内部开展的全国专业技能考试中,取得了全系统第一的成绩。有一次开完贷审会,他留下来独自加班,结果突然身体就撑不住了,连忙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诫他:“这是精神压力导致的胃痉挛,你真的需要休息了。”
  不过他仍然会加班到深夜。董续勇常用一句话激励自己。“比你更厉害的人都比你更努力,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差距无法弥补,但勤能补拙。工作勤奋的人,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工作中更加尽职尽责,董续勇也乐于和这种的人一同工作。
  兴业银行的这段经历是辛苦的,但也是最为宝贵的,“面对排山倒海的压力和工作量,自己没有足够阅历经验和知识能力去充分解决这个局面。这段经历我在后来的工作中帮助非常大,再面对困难时我就知道如何一步步地去解决。那两年特别充实,对个人提升非常大,一个人有了这样熔炉式的经历后以后,很多困难都可以淡然面对。”
  面对繁重的工作,董续勇在时间管理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事情有重要性和紧急性之分,人们往往优先做重要又紧急的事。其实,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也需要引起重视。时间管理对职场发展影响深远,“我个人计划性比较强,无论战略性还是战术性工作,我都会设计好,分几步做分给谁做关键节点在哪。慢慢地,自己定计划水平能力会提高。计划性是比较重要的,经验积累过后面对新东西就知道了要怎么处理。”

 

第三幕 转:涉足动画  深入企业管理
  董续勇的职业生涯中还有一段很独特的经历,他还曾在一家动画公司担任近两年时间的副总。他在银行时候的客户,一家动画公司的总裁发出了邀请。抱着振兴中国动画产业的使命感和对动画产业前景的期待,年轻的他走进该行业。除了做财务总监解决财务、融资、上市等问题之外,他还担任总公司的副总和子公司的总经理,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去管理传统的动画生产流程。这对根本没有接触过动画产业的他来说,是一件新鲜有趣的事情。
  这两年中,董续勇深感实业不易,动画企业发展不易。原创动画不说百里挑一也至少是十里挑一才能红,加上国内不重视知识产权,很多时候辛苦劳动成果被别人低成本盗取,它的盈利真的没有保证。动画产业链到现在为止都不成熟,做原创动画盈利非常艰难。当时为了推进公司上市,他还去北京香港积极寻找机会,然而那段时间股市低迷。
  作为一个动画行业的新人,面对公司上市计划的搁置,他又选择回到了银行。他回顾道,“一直到2009年10月,我国才推出创业板,而那时,我已经离开动画公司五年了。”回归银行后,董续勇对企业客户多了一份好感,非常乐意善待、帮扶那些认真踏实的企业。

 

第四幕 新的开始:回归银行 从容淡定
  2006年,民生银行开行业先河,公司业务专业化经营改革。董续勇感觉到发展潜力巨大,加盟后七年间担任地产金融事业部的首席行业分析师,历经之前两段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他更加成熟,“研究——规划——政策”,行业分析的工作的每一步都可以从容轻松的面对。
  2013年原平安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合并,想回归南方城市的董续勇决定前往深圳参与筹建地产金融事业部。当时筹建团队只有三人,而且没有业务基础,他们排除万难做出三点工作方案:第一,迅速组建团队并扩充到现在的两百八十人。第二是抓规划,通过规划发展统一思想,团队成立一个月便召集骨干讲解业务部的规划:目标、定位、客户、产品、组织架构等。在初期就统一经营观念十分重要,这也是大家的行动指南。第三,边筹建边发展,业务部成立两个月不到便放出去第一笔贷款,通过做业务让团队快速进入角色,也能让总行熟悉事业部,磨合队伍、提高信心、平稳起步。
  谈到平安银行业务部和民生银行的不同,董续勇主要提出关键的三点:虽然很多是移植民生银行先进的经验、打法,在体制、架构、目标市场、产品等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首先,平安银行较好地处理了事业部和分行的利益冲突。他们去美国富国银行考察并借鉴对方先进经验,规定事业部所做业务属于分行。其次,平安的综合金融优势明显,平安银行依托平安集团,通过综合金融来服务房地产企业客户,优先内部合作再外部合作,有创新的综合金融优势。最后是远期发展目标的差异,平安银行把房地产上下游都划归为事业部,打通了产业链。
  经过这两年发展,平安银行业务部的很多服务和营销已经做到极致,无奈行业变化导致利润下滑,存贷业务急剧压缩,加上互联网金融的影响,金融脱媒现象出现,优质的客户流失到股票债券市场。挑战永无止境,面对房地产白银时代、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如何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是摆在董续勇和同事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人生不是独幕剧,是漫长而又起起伏伏的过程,董续勇也在二十年的工作中,写下了专属于自己的剧本。并且,他还会继续为自己书写下去。

微信
  •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微信二维码
  • 财政部
    微信二维码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