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线下培训学员约5万人次、招收学位教育学生300人、线上培训学员60万人次……在毗邻上海虹桥枢纽、国家会展中心的上海市蟠龙路200号,坐落着财政部直属单位,有着“高端财经人才培养摇篮”之称的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近年来学院教育科研工作以开阔宏观视野为着眼点,以解决应用问题为着力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矛盾、新需求,持续完善课程体系、输出优质教育供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张锋说。
高端财经人才,何为“高”?学院在授课内容、授课形式等方面取得了哪些创新经验?近日,记者走进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探究新时期财会人才培养的“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密码”。
优化培养体系 打造培养特色
“2000年9月建院以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始终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战略眼光的高层财务管理人才为己任,帮助他们洞悉宏观经济形势,理解行业竞争格局,补足自身能力建设短板,更好地应对企业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挑战。”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卢文彬说。
为高端人才提供高质量培训,能力框架研究是重要抓手。去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在此前两版能力框架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中国CFO能力框架2022》。“我们围绕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梳理出符合国情、与时俱进的CFO关键能力要素,首次构建分层次、分类别的财务人员知识和能力矩阵,为各层级行业人才培养提供更加系统有效的指引。”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张各兴说。
“能力框架让学院课程体系更加标准化、国际化、科学化,带动课程内容、培养方式持续优化。”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白晓红说,以学院“大思政”课程为例,增加了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教育,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法治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企业家精神教育七个方面授课内容,充分激发了学员浓厚的学习和讨论热情。
教师是落实培养任务的中流砥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积极完善制度和激励机制、开展学术交流、探索集体备课、建立师徒制、听课制,帮助教师提升教研能力。“学院专职教师形成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和高质量文章,获得省部级课题7项,开展有组织科研,形成智库选题27个。”白晓红说。
除了面向在职人员的短期、专题化的高端培训,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还培养会计、审计、税务、金融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并与上海财经大学联合培养会计学博士。“过去一年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得到进一步优化,淘汰了6门选修课,规范了60门课程大纲,增加了大数据类课程,大数据与会计、医院财务管理的培养特色更加鲜明。”卢文彬说。
创新培养模式 服务国家战略
在此前参与各类高端会计人才面试项目时张锋发现,财会人员普遍在宏观视野、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说明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引导学员养成观察社会、了解形势、分析问题的习惯。”他说。
为此,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为学员制定了高强度的学习计划,不仅每日要完成6小时课堂学习、3—4小时课后讨论,还要进行课前小组展示、案例课程小组汇报等。“培训期间,我们几乎每晚都在讨论室‘挑灯夜战’,短时间收集资料、分工协作、演讲等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江铜集团第一届“铜领”人才培养项目学员雷怡思说。
近年来,学院积极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23年4月7—9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EMBA19秋B班的学生前往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进行现场教学。行前,学生们收集企业的背景材料,分组分任务从股东、董事长、高管等角度出发,准备问题;教学现场,卢文彬就公司战略与价值创造、财务报表分析框架等授课,学生们则利用理论框架,在教师引导下围绕企业价值创造进行交流讨论。
“这种将课程理论和现场教学紧密结合的现场教学授课模式,为学员提供了主动参与、多角色扮演的沉浸式学习体验,增强了对课程能力框架的全面系统理解和实践应用能力。”卢文彬说,学院目前与汇付天下、科大讯飞、洽洽食品、安徽省立医院、瑞金医院、新华医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打造现场教学点,并在去年推出现场教学基地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现场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升教学成效。
除了专业财会知识学习,学院还特别注重组织高端学员开展课题研究、政策调研。2022年,学院创新推出“产出式”培养模式,当年总会高端班论文课题在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中国会计学会等机构征集选题,总会岗位能力培训班聚焦“科技创新与企业担当”形成了建议报告。
发展在线教育 拓展培养能力
会计人才培养强调抓“两头”,一头是高端会计人才,另一头是基层会计人员。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在线教育服务体系是落实会计人才培养任务的重要渠道,去年全年实现在线教育培训63.3万人次,同比增长3%。
“长期以来,在线教育是学院为广大基层财务管理人员提供的一种经济、便捷的培训产品,在落实中央政策、推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卢文彬说,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在线教育为保证学院培训业务有序开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2年,为确保全国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培养高端班培养进度,学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采取线上直播方式开展集中培训以及课题开题。“我们通过课前充分调研、增加课堂互动时间等形式,有效提升线上教学的培训质量。”卢文彬说。
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学院公共管理类课程采用线上直播、异地办学与院内培训结合的方式开展授课,线上直播与异地办学占总培训天数352天,占全年总培训天数的54%;举办企业管理类线上项目55个,占全年总培训项目比例的46%,各项指标均为历史最高值;为抗击疫情特别举办“CPA 大讲堂”“CFO 大讲堂”,听众累计超过16万人。
“如何满足会计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是破题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未来我们需要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进行供给体系重构,以数智化技术满足会计人泛在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院十四五规划已在这些方面进行了部署。”张各兴说。
去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共录制上线课程520门,其中50%以上为高端课程;完成分级分类分能力模块网络课程体系搭建,推出i上国会CPA分级课程体系。“学院高端课程资源对会计人才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增大,学院中国会计视野旗下的网络公众号、微博、视频号、公众号粉丝近684万人,新增粉丝12万;举办财八点、思享会、公益直播92次,听众累计62.16万人次。”张各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