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所在位置:首页 > 走进SNAI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研究生部举办“化繁为简,历历在目——简历制作技巧”就业指导专题讲座
日期:2023-05-31
  简历,不仅是个人经历的回顾,更是向外界展示自身优势的窗口。为推动我院研究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升研究生求职能力,5月23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举办“化繁为简,历历在目——简历制作技巧”专题讲座,邀请上海财经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教师蒋峰主讲。研究生部王欣老师主持讲座,2022级全体全日制研究生参加。

  在本次讲座中,蒋峰老师从简历的重要性出发,分析招聘底层逻辑,以此引出简历制作的基本原则;再从目标尽调、内容描述方面深入讲解简历制作的进阶技巧,并与同学们互动交流、现场答疑解惑。 

简历的重要性

  简历筛选是求职过程中通过率最低的环节,仅仅只有1%,因此,制作一份吸引人的简历非常重要。企业招聘的底层逻辑是人职匹配。当有职位需求时,人力资源部门寻找能力素养与职位相匹配的求职者,通过对外职位宣传,明确招聘需求,推进招聘流程,选出求职表现适合的候选人。根据麦克利兰的素质冰山模型:海平面以上展露的是知识和技能,海平面以下是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这些内容体现为应聘者的教育实践经历、兴趣特长、自我认知、人生规划、为人处世等,不同的招聘阶段对应不同的考察要点。 

简历制作的基本原则

  蒋峰老师提出了简历的制作的OELD原则,即目的(Objective)、要素(Element)、布局(Layout)和细节(Detail)。这具体表现为:一是,要明确简历制作目的。制作简历不仅为了求职,也为了记录和梳理个人经历,思考未来方向,并以此进行自我评估,加强自我认知,了解本人适配的企业类型和具体岗位;二是,要把握简历的核心要素。制作简历时,要清楚必放元素、可选择元素。如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要准确;主修课程是否放取决于投递岗位与本人专业的吻合度;成绩方面考虑放GPA、专业排名、还是核心GPA等;三是,要重视简历的版面布局。简历的中心在版面三分之一处,此处放最核心内容,一般来说,所获奖励或实习经历是简历中最核心内容。简历每个部分的内容也要重点突出,并要关注简历的细节处理:一页原则,中英文简历各一页;直接原则,强调重要信息;美观原则,合理布局并适当留白,无错别字。 

简历制作的进阶技巧

  蒋峰老师从目标尽调、内容描述技巧方面讲解简历制作的进阶技巧。一方面知己知彼,精做简历。明确个人求职季的目标,梳理过往经历,先形成一份“繁历”;然后对目标岗位开展调查,了解岗位的核心要求和潜在需求;再从“繁历”中选取与岗位相匹配的经历和特质,体现在最终简历中,进行投递。另一方面适合的是最好的。简历的内容重点在于匹配,不在于繁多。在撰写简历内容时,应展现本人相关经历,如无要重点强调此方面的能力。在描述实践经历时,蒋老师建议同学们使用“三三三制”结构和WHO原则撰写,不建议在简历中写自我评价与总结,改用经历证明本人能力,为核心内容节省版面空间。
 

  讲座最后,蒋峰老师就同学们的问题耐心细致地作出了解答。此次就业讲座全面展示了简历制作的逻辑和要点,提升了研究生的求职技能,对帮助同学们暑期实习及秋招求职有重大意义。后续研究生部也会举办面试技巧等专题讲座,为同学们的求职之路保驾护航。


( 供稿:研究生部)